站在若能左右的僧人立刻退後一步,他們知道這位李施主要與方丈鬥禪了。
若能笑了笑回答道:“那是因為坐於廟堂之上以便看的更遠。”
李斯文指著一尊穿著金色袈裟的佛像問道:“即然佛說眾生平等,為何唯獨佛能穿金渡銀,盡享奢華。”
“所有的美好只為給凡人一點戀想,讓他們知道想要超脫人輪唯有修道入佛門。”
“何為超脫?”
“擯棄前塵往事,隻身入佛門為超脫。”
李斯文抓住了錯處,反擊道:“流浪漢,乞丐,本入前程往事,佛門收與不收。”
“只能暫住。”
“為何區別對待,眾身平等何以拒絕。”
若能不再說話。
李斯文接著問道:“萬般皆佛象,善惡在心中,前塵渡往事,何必空定意。”
四句話一出,若能驚喜萬分,他多年沒有理解透徹的禪意,經李斯文如此一點,全通了。
萬物眾生皆有佛緣,但是佛緣的深淺雖不以富貴貧賤而論,但是卻要遵循善與惡的標準,以後對於乞丐和流浪漢是否收入寺中,只要以此來做考量。
前塵的事就算渡了,對於惡人來說也並非全部忘記,是否誠心的改過,也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察和接觸。
若能緊緊的據住了李斯文的手。
“李施主大才,老夫甘拜下風。”
若能朝著李斯文行了一禮,站在若能身後的眾人,也朝著李斯文行了一禮。
李斯文對於這種程度的認同,已經習以為常,並不太在意,有些話他不方便更加深入的細說,對於佛,在這個星球上沒有一個人有他理解的透徹。
瓊宇大陸裡那些功利心強的八方佛祖,那一個不是他的手下敗將。
超脫三千凡世。
此話說的容易,做起來難上加難,而且那些佛祖們那個不是表面光滑整齊,實際上是順他者為大意,逆他者為大逆。
卻不知眾人皆是佛,守好自己的本心,向善而行則就是真佛之人。
“李斯文,即然你來都來了,那我還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你,今晚就在寺裡留宿一夜,梁姑娘的香房我也叫人收拾了出來,只住一夜,不是什麼問題。”
若能的語氣裡有強行邀請的味道,不過正合李斯文意,因為他準備在青譚寺住上半個月,等臨近流女節再回去。
“若能,你不和我客氣,那麼我也不好意思給你客氣,你想借你的寶地住半個月。
你這滿山的靈氣,就當鬥禪之後你輸給我的報酬吧。”
若能看著李斯文一臉志在必得的樣子,若能再無推脫的可能。
半個月,只怕外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四方都在找李斯文,然而唯獨只有青譚寺那些找李斯文算帳的攻不進來,不敢攻進來。
要知道青譚寺,只是武僧就有一百多名,而這八十多名全部已經處於內勁武道強者之例,華國武道武力值,武道內勁大成以上實力,基本被青譚寺的武僧們給包圓了。
要知道一百多名武道內勁大成以上的強者,這樣的實力可是比任何一個世家大族都還要強大,如果以青譚寺做為背景板。
李斯文相信沒有一個人敢來青譚寺找他。
大戰在即首先要修身,利用可以利用的條件,讓自己更進一步才行,畢竟對於外圍的勢力,還需要多加準備,只能勝而絕對不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