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震哥又親自過來討馬丫示下,說給她勘察一座公主墳,把馬丫的身份給公佈了,馬丫也不同意。
最後,按照馬丫的要求,是在馬君的莊園那邊,在馬君的墳邊上,立了馬丫的墓地!
馬丫說她要死在哥哥的身邊!
馬丫跟馬君到死,都沿用了太祖時期的馬皇后的姓!
那是個值得人敬佩的女人,做她的後代,馬丫馬君覺得不虧!
馬丫的葬禮由禮部親自過問,皇上震哥親自祭奠,朝廷中的文武大臣,全部到場,他們以跟馬丫私人關係的身份,都說是在馬丫身前他們得到過馬丫的關照。
他們說祖上跟馬丫有交情,總之就這麼一說,觀丫也不會信,大家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馬丫葬禮之隆重,早就超出了藩王的葬禮,幾乎把北都都給轟動了。
馮一清名下四個隊主事全部到場,四大長老十大高手全部到場,恭儒山莊的重要人物全部到場,他們代表了各個門派,來祭奠馬丫,給馬丫送了花圈!
比較奇怪的是,得知這一訊息的草原上的大汗,還派人給馬丫送了花圈。
要知道,大汗跟朝廷早已分道揚鑣了,他們不再進貢朝廷了,但是馬丫的死,他們卻派人送來花圈,祭奠了馬丫。
有人說,這是恭儒山莊在草原上的名頭太大,大汗想討好恭儒山莊,才不得已這麼做的!
不管怎麼說,來的都是客,馬府一樣地招待。
臨走的時候,大汗的特使對朝廷不信任,請求恭儒山莊的人送他們出邊境,林莊主準了!
馬丫的棺木,由孫戎周大清親自運往南方的莊園。
而觀丫,全程都是在人的保護下,披麻戴孝跟在棺木的後面,不讓任何人沾邊。
畢竟這事還是要對老百姓瞞一瞞的。
但是周大清的其他子女,都是給馬丫披麻戴孝,其中的意味,慢慢品就知道了。
再有就是馬君的兒孫們,那都是馬丫的侄子孫子,除了皇上震哥要考慮到自己的身份問題,他們也都是披麻戴孝。
馬元亮給馬丫領的官頭!
有人說,光是把馬丫的棺材運往南方的莊園,這一路上有多少披麻戴孝的,那真是數不勝數啊!
這一路上的老百信是議論紛紛,說這位老姑姑,一生沒有子女,死後卻這麼多人站出來願意做她的兒女,為她披麻戴孝,她到底是積了多大的德啊!
連馮一清都披麻戴孝可想下面到底有多少人吧!
何況馬君的兒孫以及女人們,那本來就不是個小數目。
再加上週大清孫戎的子孫,再加上狗蛋自己以及子孫女人們,這得有多少人,腦補一下就能想到那畫面是有多麼地壯觀!
馬丫的棺木回南都這一路,其實沿途弔唁的人還有很多,那都是恭儒山莊散落在全國各地的人員,由於他們的地位低,不在去北都弔唁馬丫的名單上,他們只能沿途接著馬丫的棺材,給馬丫磕頭,給馬丫戴孝嚎上一嗓子。
這一路上的吃喝,本來是全由恭儒山莊包辦,但是每到一地,地方官員便設宴款待周孫等人。
當然,他們是怎麼也不會見到,還有一路同行的貴妃娘娘!
他們給貴妃娘娘安置的地方,那絕對是當地上好的房屋。
觀丫所在的客房,四周二百米之內不可能見到一個閒雜人等,都是皇家輯事隊便衣在外圍看護,由宮女穿著孝衣侍候。
再說了,觀丫穿得一身孝,侍候她的宮女也都是一身孝,孫周兩家的女人,也都追隨在她身邊,也都是一身孝,這誰是誰誰能認得清?!
再說別說你一個普通老百姓了,就是外放的大員,你能看到觀丫的背影都難!
觀丫不能暴露身份,可是孫戎跟周大清人家有職位啊,他們都帶了官兵的。
再說其中哈將軍跟了來,誰能沒點眼色敢看看這裡面的主子到底是誰,不要命了?!
皇上沒有派一個侍衛,用不著,觀丫手中有暗探隊伍,觀丫有恭儒山莊人保護,沒人能把她怎麼樣!
馬丫活著的時候沒有排場,馬丫死了的時候,有人說,比皇上的葬禮排場都大。
主要是沿途老百姓湊熱鬧,路兩邊人山人海,嗩吶班子那是多如牛毛,都是統一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