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回憶到這些片段,他的腦子立馬就清醒了。
也就是說,他敢跟恭儒山莊作對,他的命運會跟前面的那個大汗的命運一樣,他被殺後,他的子孫就得全部被殺死,他的那些漂亮的女人們,就不知要便宜了哪個混賬了。
大汗想想都心痛。
大汗清醒了,清醒的大汗就不生氣了。
大汗就與部下仔細分析,說他殺了先爺,也是告訴恭儒山莊,還送給他們五百頭羊。
雖然後來他們知道恭儒山莊根本不在乎他這麼點東西,但是禮輕人意重麼,他們是朋友。
大汗就說,既然朋友請幫忙,咱就幫忙吧!
他的手下就道:大汗,人家這是送咱禮物呢,那莊主不是說了嗎,只要搶的不是過分就成,有這好事,咱不要白不要啊!
啥叫不過分?
有人說了:咱們衝過去不要殺人,不要欺負女人,不要牽人家的耕地牛,那鹽巴能搶,那糧食能搶,不燒屋子,挑選那些危房燒燒總是可以的,他們這也算是積德!
那危房多危險,住草棚難道不行麼?
他們主要就是要把聲勢造起來。
於是大汗就令人把這些討論好的意見總結了一番,列成了一份表格,上面定明,只燒幾間危房,有些瓜棚也是可以燒的,燒了老百姓沒什麼損失麼。
他們不欺負老百姓,就搶些雞啊鴨啊雞蛋啊什麼的,也不打看家狗,主要是造成雞飛狗跳,造成狼煙四起。
觀丫在看這封信的時候,看到最後,最後面有一句話還很特別:成麼?
這“成麼”,就說明這大汗是在徵求林莊主的意見,說明大汗心裡還是很聽從領導的。
觀丫就說了,那人家來,總不能什麼也不給人家,人家還得賠上幾條人命吧?!
為什麼要陪上幾條人命呢?
那邊疆守衛計程車兵,也不是吃閒飯的,他們不可能不抵抗,兩軍打起來,不死人那是不現實的。
就這麼著!
於是不久以後,或者幾個月以後,邊疆忽然有一日飛馬來報,邊疆吃緊,現在的大汗屯兵五萬人馬,不時騷擾邊疆,看那勢頭,大有要進犯北都的意思,邊疆將士,如今都時刻準備,希望朝廷派兵去增援剿滅他們!
一時間,朝廷上下一片慌亂,因為有先爺的先例,皇上玉哥緊急召見兵部尚書於大人等重臣商議。
大臣們商議的結果,要立馬出兵,守衛好邊關。
只要出兵,他們相信大汗的兵馬會立馬退去。
因為依照大汗的現在的實力,是無法跟先爺相比的。
於是朝廷覺得派出五萬大軍,加上邊關將士,這就不少了。
他們此次去,不是要剿滅大汗的人馬,而是要守好邊疆。
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出兵去剿滅,勞民傷財,皇上玉哥不能跟福康帝學,福康帝那是為了自己要有一番作為,五次北征雖然勝利,但是苦了不少老百姓。
那麼林莊主的這一手,他究竟想幹什麼呢?
那就是把北都的軍隊調開一部分,目的就是要另外的兩位將領,進北都來。
這兩位將領就是哼哈二將。
觀丫雖然是打算對皇上玉哥下手,但是也得等待時機,時機不成熟,是不能動手的。
就憑皇上手中的兵權,就憑皇上手中所掌握的黑衣隊與輯事隊,那都不是吃閒飯的。
搞不好,反而被動。
但是時機就這麼湊巧,就在大軍出發後不久,皇上玉哥身體不好,這回病了。
皇上玉哥經常生病,也就三十不到的玉哥,經常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