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邏輯聽上去很奇怪,卻很管用。
說別人的閒話,被人告發還得賠一筆鉅款,即便是長舌婦聽到這個訊息,那比要她們的命還管用。
女人們,愛財這是不消說的,誰願意在這上面破財呢?
這一招挺管用,人們硬生生從腦子裡,把觀丫曾經跟馬元亮苟合之事,從腦海裡給刪除了。
他們就當沒有這回事,就當是謠言。
不光如此,皇上玉哥還把觀丫府裡的女人抓起來痛打一頓,說她們胡說八道,淨是敗壞觀丫的名聲。
能有點關係的,都從牢中出來了,沒有關係的,特別是那種愛講別人的私密事情的女人,她們攤上大事了,被官府收為奴才。
總之一句話,只要觀丫不想要這個人,只要她們背後說過觀丫的壞話,那就等於完蛋。
誰讓你對你的主子播弄是非的?!活該!
皇上玉哥為此還給觀丫一筆錢,說她府裡的女人被查辦了,她府裡就缺了人手,讓她自己再重新僱傭一些女人在身邊。
皇上玉哥說了,觀丫要想跟他要宮女,隨便要,觀丫看中哪個,帶走。
這事就跟鬧著玩兒似的,但是這真能哄觀丫開心啊,她的名聲在漸漸迴歸了呀。
觀丫自己不好去宮裡選女人,就讓她身邊的信得過的媽媽,去宮裡挑選一些女人,補充到她的府裡。
觀丫不傻,這些宮女不花錢,都是經過挑選的,都是經過打聽好的,她們不是皇上的人,也不是哪個妃子的人,就是那種做粗活,沒奔頭的宮女,她們到了觀丫府裡,那肯定是感激觀丫救她們於水火之中啊!
因為宮女們不能出宮的,在觀丫這裡就不一樣了,到了二十一二歲,就能跟府裡的小子結婚了,或者觀丫發善心,讓她們回去,由她們的父母給她們找人家,她們就能婚配了呀!
馬丫有了大批收入,馬丫的心裡也慢慢的好受些了。
觀丫呢,又開始活躍了。
觀丫活躍,是因為她的兒子被皇上玉哥從太子的位置上搞下去後,她得想辦法啊。
觀丫就跟花姐商議,觀丫的觀點當然與花姐不謀而合。
於是由觀丫,花姐,以及馮一清三個女人,聯合起來開始搞皇上玉哥了。
花姐跟馮一清的意見就是,觀丫得經常進宮裡去。
觀丫不在宮裡住,不代表觀丫在宮裡沒有自己的宮殿。
皇上玉哥在讓皇后安排後宮的時候,沒有誰的,都不能沒有觀丫的。
所以觀丫是有自己的宮的,是有自己的宮女和宦官的。
觀丫不在,這些人平時就在觀丫的宮裡,沒事打掃衛生,擦桌子之類,這是一點都不能少的。
所以觀丫回去,就如同回家一樣。
那麼花姐跟馮一清要觀丫經常回宮去,到底是什麼目的呢?
起初目的,是想讓觀丫經常跟馮一清手下的人聯絡。
正所謂是最毒婦人心,既然皇上玉哥不仁,花姐跟馮一清就決定代馬丫做主,她們打算對玉哥的太子下手。
這事當然不能急,得隱秘。
花姐馮一清是這麼想的,但是觀丫卻有自己的看法,她怕事情弄出來,連累到馬丫頭上,為了讓馮一清的人脫了關係,不能讓她的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