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所提,其實在朝中現有的重臣、於大人跟內閣大臣私下裡討論過。
現在他們要面對的是先爺大軍壓境,幾位重臣考慮到,先爺肯定要拿皇上震哥敲朝廷一筆重金,皇上在他手裡他一定會有恃無恐。
如果他敲一筆也就罷了,但是先爺他不是什麼君子,他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索取,那可咋整?他一定會敲空朝廷庫房的。
內閣成員以及於大人等大臣,他們覺得為了權宜之計,在這個非常時期,有必要讓陳王玉哥接替他哥哥的皇位。
國不可一日無主,皇上被抓,在人家手裡,就等於國家現在無主。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特事特辦。
他們這樣考慮,也是想給先爺來個釜底抽薪。他們現在有皇上了,先爺再想拿皇上震哥說事,要多了已經不現實了。
這就等於讓先爺見好就收的意思。
當然,每個人心裡都有數,先爺他沒那麼好說話,他既然敢發兵造反,胃口一定不會小。
吳氏派人跟於大人聯絡之前,於大人他們本來就打算這一兩日把玉哥陳王推上皇上的寶座,只是有些事情還需要商議。
因為皇上要登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非常時期,也只能簡單。
至於簡單到什麼程度,他們需要回去好好思索一番,考慮清楚了第二天大家在一起再議。
這事陳王玉哥是不知道的,一般的大臣也是不知道的,只有幾位重臣知道。
關鍵時刻,他們是要起到穩定國家的局勢,他們所在的位置,也是朝廷的棟樑,或者說,是構建朝廷框架的幾個支柱,他們的決定要從國家利益考慮。
令於大人沒想到的是,陳王玉哥的娘倒是蠢蠢欲動。
此時於大人當然有自己的小算盤,他不讓吳氏來約談,原因就是先王的妃子若是喬裝打扮到了於府家,這事傳出去於大人就得完蛋,他怕有嘴說不清,要是別有用心的大臣害他,說他跟吳氏以前有一腿,他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要不然吳氏為什麼不去別的大臣家非要去於大人家?
這就有點晚節不保的意思,在這個時候,於大人不會讓別人抓住自己的把柄。
另外,吳氏要是真的進了於府,讓人知道後,一定會懷疑於大人跟吳氏有搞陰謀詭計。
作為老謀深算的於大人,他的腦子可不像吳氏那麼簡單,他不可能做出這樣蠢的決定。
就憑這兩條,於大人都不會讓吳氏進門!
吳氏一直悶在家裡,她雖然四十多歲的人,她這輩子都沒有獨立幹過什麼事情,剛成人就被二高抓進府裡,供他享樂。
她也就是在男女的事情上,還算用心過。
如今在後宮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她跟蓮兒以及陳妃她們一比,她就顯得嫩了點。
於大人讓吳氏跟前的老宦官劉公公離開,又說此事切不可跟外人道,這話肯定是要傳到吳氏的耳朵裡。
於大人的目的就是要吳氏知道,他做事更加穩妥!
等到陳王玉哥做了皇上,吳氏就覺得是於大人的功勞,她一定會在兒子跟前炫耀她自己的外交能力的。
而對於於大人來說,那是大大的有利,陳王玉哥事後會感激於大人。
即便皇上震哥回來,玉哥也會在皇上震哥面前說於大人的好話。如果皇上震哥回不來了,玉哥做了真正的皇上,那他會對於大人大加封賞,會對於大人加官進爵的。
所以於大人不讓劉公公把吳氏要跟他談關於陳王玉哥做皇上的事情,就是有大臣知道劉公公去了於大人府裡,聽說是於大人拒絕了吳氏的約談,他們也會覺得於大人高風亮節的!
而對於吳氏來說,於大人這算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他等於是在向吳氏刨了媚眼的
他是誰都不得罪,於大人就等於坐享其成,哪哪都好!
於大人當天晚上派人去約見馬丫,要在馬府談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