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這個五十多歲的人下面,還有什麼不服的?!
觀丫不僅動員了孫周兩府所有的家丁,觀丫還對馬府跟馬花府的家丁也拉了過來。
觀丫跟馬丫是這麼說的:“娘,您府裡的這些人,還有馬花府的人,給我用吧,我爹跟我的表叔頭一次掛帥,他們要是打了敗仗,我臉上都無光,現在人手少!”
馬丫能怎麼說?閨女第一次跟她開口,她能說不給?
再說了,在哪那都是保衛北都,都是一樣的。
只是,觀丫打亂了馬丫的計劃。
觀丫的人手去了觀丫那邊,觀丫的府裡看家護院,那都是江湖一等一的好手啊。
本來說好,這些人都由馮一青統一指揮,觀丫把馬丫的計劃給打亂了。
令馬丫沒有想到的是,不光觀丫挖走了她的一部分人,於大人也來挖人了。
於大人挖人跟觀丫不一樣,於大人跟馬丫是這麼說的。
於大人跟馬丫說,他打算把一萬人計程車兵,交由馬丫指揮。
馬丫聽了此話,她都懵了。
於大人就等於跟馬丫挑明瞭,馬丫現在已經無處可循了,馬丫的身份就等於暴露了。
然而,於大人跟進的一句話就是:“馬姑姑,您不要親自出面,您讓您的人出面即可,只要他們聽您的話就是!”
北都九門,於大人交給了馬丫就有兩個門,而觀丫組織起來的一支雜牌軍,也固守一門。
觀丫這支雜牌軍,先鋒就是哈將軍為首,於大人也撥給了觀丫這支隊伍五千人。
這就等於馬丫跟閨女分擔了九門中的三個門。
另外,逃回來的哼將軍,做了於大人的副手。
於大人是臨危受命,被陳王玉哥任命為兵部尚書。
原來的兵部尚書在前線戰死,陳王玉哥之所以授命於大人為兵部尚書,一來是因為於大人本來就是兵部左侍郎。
二來又因為在處理了王絆餘黨之後,關於北都的留守問題,當時有大臣徐大人建議,說北都空虛,要地方援兵來救援,還得等好些天,怕先爺的騎兵較快,他們畢竟離北都很近。
他建議他們舉朝南遷,遷到南都去,那裡可是太祖皇上的龍興之地。
徐大人的話,得到許多大臣的贊成。
這樣他們就可以免受戰爭之苦!
於大人為此而勃然大怒,他慷慨激昂,講了宋朝南渡的故事。
他說如今先爺的騎兵就快兵臨城下,如果他們舉朝南遷,不死在路上,也得被先爺的軍隊打的潰不成軍。
草原騎兵多快啊,這是自尋死路。
於大人當朝大吼一聲,提議陳王玉哥,斬殺徐大人。
後來在許多的大臣勸說下,說徐大人對此有欠考慮,但還不至於死罪。
六神無主的陳王,便下令再有論南遷者,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