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丫喜歡騎馬是真的,她喜歡這個表哥馬元亮也是真的。
此時的喜歡,是純屬個性上的喜歡。
觀丫以前膽小,這是她女孩子性格決定的。
在周府就那麼大點的地方,別的孩子有娘叫,她沒有娘叫,她只有個奶媽。
觀丫因此在心理上就有些自卑。女孩子一自卑,膽子就小。
雖然周府給予她已經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這沒孃的孩子,就像身體殘缺一樣,她的心理上總覺得低人一等。
如今得知自己的娘是公主,自己的表哥是皇上,她怎麼也沒想到她的家世還這麼牛。
所以啊,從心理上她的自卑就得到解放了。
再就是,她在莊園裡,得到舅舅的呵護,這樣的呵護讓她膽子越來越大,再加上哥哥姐姐的愛護謙讓,她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她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沒人管她了。
她可以在課堂上被先生說兩句了跟先生吵嘴,然後一氣之下便拂袖而去,丟下一臉尷尬的先生。
先生只得跟馬君彙報。
這對於馬君來說,不算啥事,女孩子讀不讀書,沒什麼了不得的。
所以他給予先生的回覆是,他就她這一個外甥女,望先生帶量她,不要與小孩子一般計較!
觀丫不願意做女紅,也不是什麼要緊事,馬君家的錢,隨便拿一點,觀丫幾輩子都花不完,何況馬丫帶著花姐還掙了一大筆家產。
馬丫家裡還有從先皇基兒那裡搗鼓來許多名人字畫和古董。哪一樣拿出去賣了,都夠窮人家快活一生的!
觀丫的大表哥聽說觀丫與先生鬥氣的事,他又找到先生,就跟先生說了,觀丫不學不要派她學,她願意寫字就寫字,不願意寫字隨她去。
這也是馬君的思想,女孩子學不學都無所謂,但是男孩子不許這樣,必須老老實實地學文化。
男孩子將來是要撐起一個家的!
觀丫生氣之後,自然有人來哄她,說先生在課堂上做了自我檢討,不該對觀丫當著那麼多兄弟姐妹的面說她,以後再也不了。
觀丫之所以還能坐在那裡聽先生講課,是因為馬元亮在那裡。
馬元亮不能無緣無故地開溜,他得上午認認真真的學習,下午才有功夫陪觀丫玩。
這是馬君要求的!
本來私塾先生都是教一天書,馬君要求他教半天,是因為他並不打算自己的孩子參加科舉。
要知道,馬君這個前太子,要不是福康帝奪了惠武帝的皇位,他要是繼位做皇上的話,他的這些兒子,那都是王爺。
王爺參加什麼科舉?!
即便你是個三科狀元,公主嫁給你也是下嫁,所以馬君才不會讓孩子們要那些虛頭銜呢。
他的兒子震哥,如今已經是皇上了,按說他應該是太上皇了,他的這些兒子應該被封為王,有自己的藩地。
但是馬君現在做事,要低調,他知道皇上震哥還小,還沒掌權,即便掌權,馬君也沒打算去北都做太上皇,也沒打算他的這些兒子受封藩王。
馬君覺得,他現在的日子已經很逍遙自在,他已經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了。
他的錢,他的兒子輩孫子輩一輩子都花不完。
當然,這指的是正常花銷,要是遇到敗家子,要是來一句“千金散盡還復來”,那就真不夠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