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她沒成年的時候,她就記得她爹惠武帝讓馮清卉給她帶過話,要她過上普通人的日子。
只是後來,一件件事情的發生,才改變了馬丫的原先的想法。
原先馬丫也是在想,她不是做孫戎的姨娘,就是做周大清的姨娘。
只是她沒想到這兩個因為她鬧了意見而且還打了架。
更準確地說,周大清是死心塌地地愛著馬丫的,而孫戎當初的想法,那就是他覺得馬丫這人還行,他有保護馬丫的慾望。
再就是,對於周大清動他曾經丫鬟的心思,孫戎心裡不舒服,他就覺得馬丫是他的人,周大清不能碰!
馬丫在十四歲的時候,直到她見到了馮清卉給她看了一份名單,她才知道在她身邊,其實埋伏下許多的馮清卉的人,她才慢慢改變她爹惠武帝對她的期望。
馬丫後來是一步步接手這支暗探隊伍的。
她本來是要幫哥哥完成奪回帝業,沒有成功,然後又謀心思把哥哥的兒子送去宮裡。
馬丫的婚事與這麼大的事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雖然馬丫沒有結婚,但是她那砰砰亂跳的少女的心還是在的,她是知道在女孩子的夢裡,總會出現一個帥小夥子。
為此,馬丫私下裡甚至希望觀丫跟馬元亮發生點什麼事,這樣觀丫再想進宮去選皇后,她就沒有機會了。
宮裡畢竟有一套規矩,不是少女就不能選妃,這是要驗身的。
馬丫在心裡不能跟馬君直說,她只能讓觀丫跟馬君經常出去玩。
依照馬丫看來,就憑她對現在的觀丫觀察與瞭解,他們兩一定會發生點什麼事。
觀丫從小到大,還沒有人呵斥過她,到了馬君那裡,她會更加為所欲為,所以馬丫才要哥哥馬君管管觀丫。
等到他們有點什麼了,就可以結婚了。
馬丫想的很合情理,但是馬丫低估了觀丫自己的想法。
觀丫自從跟了太后蓮兒去出遊,心就大了。
雖然她在馬丫的安排下跟馬元亮回到莊園,但是在觀丫看來,她還可以再玩三年。
因為太后說過,等過了三年,就會為皇上選妃,到時候,她希望觀丫也能來參選。
當然這些事,說的都很隱晦。
所以觀丫在莊園上,她要珍惜這自由自在的兩三年時間。
她就覺得,以後如果自己做了皇后,那麼她就不自由了,她再想這麼自由自在,那真是很難。
這麼一說,就說明觀丫喜歡馬元亮,但是更向往權力。
觀丫她不比馬丫,馬丫自小雖說比觀丫還任性,惠武帝與皇后都慣著她,她還可以騎在皇上的脖子上騎馬。
馬丫還有個哥哥,這個哥哥就是馬君。
馬君也是很寵馬丫,那個時候先生給馬君講課,馬丫也要去。哥哥學她也學,所以馬丫的學習基礎比觀丫強多了。
等到馬丫到了孫府,那個時候她底子硬,跟蓮兒孫戎以及周大清一起上學,後來她不上學了,先是做了蓮兒丫鬟,後來又幫助三太太出謀劃策,馬丫那個時候不像別的丫鬟,她有大把時間看書。
孫府的書房任她出入,她幾乎把孫府書房的書都讀完了。
即便是如今,到了休息的時候,馬丫還會一樣地看書。
也就是說,觀丫跟她母親馬丫在讀書上那真的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