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人當面沒有反駁皇上,但是事後他們有極少部分的人,還是認為獅子厲害。
他們認為大象是食草動物,不傷人,獅子是食肉動物,傷人。
人可以控制大象,卻不敢與獅子為伍。
再說當年從張大人那邊送上來的摺子看,也是大象是見了獅子的畫像被嚇得狼狽逃竄。
事後馬丫還為此特意問了馮清卉,得到的答案是,說大象怕獅子的那是扯。
獅子奔跑速度快,大象慢,要是獅子能殺了成年象,那獅子也不用經常餓肚子了,光是一頭成年象,都夠它吃好多天的。
馮清卉可是走南闖北聽聞了許多事情的。
對於那次戰爭,就是出那個餿主意的人想請功領賞,他畢竟是軍師麼,誰還能跟他爭去?!
好了,這事也被閒說了一陣子,大臣心裡都明白,到底是象陣被火還是獅子滅了的,都無關緊要,反正那場戰爭勝利了,反正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要是說戰馬跟大象比起來,那戰馬還真的受不了大象的衝擊,這倒是真的。
有意思!還是覺得馬丫的思維就是與眾不同,她能第一個想到火,到底是讀了書的人,知道火攻在戰爭中經常被利用。
火燒對方的糧草是戰爭經常有的事,目的就是讓對方不戰先就亂了。
當兵的沒飯吃誰還不逃?總不能餓肚子打仗吧?!
從這件事後,還是基兒經常找馬丫談事。
漸漸地,馬丫的名聲在大臣裡傳開了。
大家都說,馬丫都快成了皇上的諸葛亮了。
當年太祖皇上靠了劉大人出謀劃策,福康帝靠了和尚出謀劃策,這回基兒又靠馬丫。
大臣們私下裡抖稱馬丫為道姑。
道姑是不結婚的,馬丫又因為幾次想做道士。
漸漸地,大臣們就發現,皇上經常會把他與馬丫商量的事情,拿來與大臣們討論。
結果毋庸置疑,十有八九都是用了馬丫的主意。
大臣中有一股暗流湧動的意思,漸漸地,就有人開始接近馬丫。
接近馬丫的方式,那就是讓夫人出面,請馬丫到府裡去玩。
夫人請馬丫去府裡玩,這個不突兀,花姐不是跟他們中有些人做生意麼,花姐的股份裡,就有馬丫的麼,她們想請馬丫吃個飯,這有什麼不可以的?那花姐不是還經常請官員們吃飯嗎。
再說了花姐還養了那麼多花樓裡下來的姑娘,平時就養在家裡,必要時,就讓他們跟官員喝酒取樂,花姐藉機離開。
官員們高興了,就會腐敗,就把以高價格,把生意或者工程給花姐做,使得花姐大賺特賺。
馬丫再帶著皇上分錢,皇上有了私房錢,他當然不會對花姐與馬丫下手,不會動他們的歪腦筋的!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