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吳氏安下心來。
她走是走不了了,光是這個院子她就出不去,何況還有個二道門,那裡是兩人看門。
二道門以內,就屬於內院,內院裡還有花姐的錢財在裡面,所以內院裡面的人,有兩個女的還是馮清卉手下的。
花姐的錢,那就是馬丫的錢,馬丫的錢財當然非常重要,派兩個人去看守太有必要了。
這樣這兩人就順便看著吳氏,以防她跑了,她們接到的命令是,如果吳氏一意孤行,可以下殺手。
這是皇上賦予馬丫的權利。
皇上基兒如今只想著在適當的時候,把孩子上了宗人府的玉蝶,有了名分,再接進宮裡去。
花姐也把這話用委婉的方式告訴吳氏,目的就是讓她死了那條心,忘了她本不該招惹的白袍小哥。
吳氏當然還沒有傻到要拿命去拼,吳氏在花姐這裡,生活無憂,人很無聊,只好借酒澆愁。
後來,她得知皇上是個喜歡鬥蛐蛐,就找花姐,說想看看蛐蛐是什麼樣子。
花姐知她心意,她總該有點事情做,於是就令人到街上買了幾罐蛐蛐,吳氏沒事就鬥蛐蛐打發無聊時光。
漸漸地,她倒是喜歡上這個了。
吳氏原先想的是,皇上哪天來這裡,見她也喜歡鬥蛐蛐,興許皇上會把她接進宮裡去呢。
然後,吳氏這個想法太奢侈了,皇上不會再與她見面了,就因為她對陳大人的家的孫子眉來眼去,他們究竟有沒有瓜葛還不知道,這樣的女人皇上怎麼可能再要她。
有關於吳氏母子,暫時要擱置一階段了。
透過這一系列事情,在馬丫身上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馬丫由原來孫府默默無聞的丫鬟,一步步地,就走上了前臺來,讓世人矚目,不管好的還是不好的,馬丫身上如今是撲朔迷離。
縱觀馬丫這一路走來,先是因為她說她爹是癆病遭蓮兒嫌棄,為此蓮兒的奶媽還因此被攆走了。
接著馬丫在府裡受到孫戎的保護,那個時候的孫戎,還很純真,不像現在這麼浪蕩。
後來來了周大清,蓮兒對錶哥有好感,但是周大清對這位表妹只是禮貌性地好感,他對馬丫是真正有好感。
蓮兒因為周大清喜歡馬丫,就對馬丫吃醋,後來借用馬丫幫孫戎做寫字設局,害得馬丫被打了一頓。
馬丫後來被罰去大廚房,孫戎和周大清經常去看馬丫,去給馬丫撐腰。
那個時候他們都還是個孩子,對馬丫的感情很純潔。
即便周大清說要帶馬丫走,周大清也是出於保護馬丫為出發點。
再後來馬丫被打,大奶奶的管家被下了,馬丫才被蓮兒接受為自己人。
三太太上來管理這個家的時候,花姐由於後院起火,花姐才把馬丫送到前臺來。
那個時候花姐已經知道馬丫的公主身份,花姐知道馬丫的公主身份比老爺早多了。
花姐也正因為知道馬丫的公主身份,才有瞭如今花姐的意氣風發,才使得花姐混出個人樣,花姐這是跟對了主子,花姐賭贏了!
接下來,馬丫除了幫助三太太管理這個家,馬丫還在花姐落難之時,抬舉了這個姐姐,使得花姐一步步地走上了正軌。
又因為孫戎周大清都大了,對男女之事都曉得了,他們為爭奪馬丫,私下裡還打了兩次架,馬丫也就藉此機會,去了皇太孫府,接近如今的皇上基兒。
馬丫在皇太孫府,被陳妃陷害,結果抖出誰見誰怕的靜公主來,還有一位福康帝想得而得不到的徐小妹,這使得馬丫名聲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