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中午,從城裡出來的張大人,進帳對還在鬥蛐蛐的基兒道:“皇上,城裡都已經安排妥當了,您看這下一步······”
基兒先是沒理會,等到這一把賭完了,基兒輸了,他才向自己的宦官撅撅嘴,宦官會意,皇上又輸了,然後宦官從袖子裡拿出十兩銀子,遞給馬丫,馬丫接了,便退出帳篷去。
皇上基兒便決定還是要耗著二高的傲氣,不許他吃飯,不許他離開那個圈,也不許他上茅房,需要方便的,就地解決!
就地解決,這算是對二高的大侮辱了!
二高他就是再急,能忍他也得忍著,他總不能當著這麼多士兵的面,脫褲子方便吧!
二高這才知道,基兒這回可是下了狠心的。
二高就想,你總不能殺了我吧?!
只說馬丫從基兒的營帳裡退出來,她去找了花姐,要花姐吃完飯後,帶著自己的人撤回北都去,這裡沒什麼錢可掙了。這是面兒上的說法。
而事實上,是因為她們的戲演完了,無需呆在這裡了,該撤回去了。
一直在基兒身邊的那幾個謀士,也就是馮清卉手下的人,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呢?
要知道,馬丫給基兒出主意的時候,說的清清楚楚,那就是隻要他們逃出城,不管來不來投誠,都既往不咎,馬丫當初出主意的目的就是要瓦解二高官兵的人心。
這目的達到了,皇上還會秋後算賬嗎?既然不會算賬,皇上還會派人查這些人的下落嗎?!
馮清卉手下的那幾個人,早已在半夜,被恭儒山莊的人接走了,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馮清卉自有安排。
且說花姐聽了馬丫的話,並在中午簡單地吃了飯,便跟手下道:“回去後,各位都是有賞的,這回辛苦大家了,路上就不要喝酒了,回到北都,我讓大家喝個夠,吃飽喝足,每人再帶一罈好酒回去。”
於是花姐這一路無話,到了北都,除了讓這些人大吃二喝,每人真的送他們一罈老酒,又賞了他們布匹回去給老婆孩子做衣裳,又賞了多少不等的幾吊錢,又把那些賣相不好看的水果,讓他們每人提了一兜回去,又給他們一人發了一包點心。
他們也算是滿載而歸了!
這樣的獎賞已足夠豐盛的了,他們回去後與家人歡樂享用不提。
家人們只是一味說花姐的好話,要他在花姐那裡一定要好好幹,不能犯錯誤丟了工,這多好的事情啊,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花姐回去後還繼續做她的生意,還繼續提供馮清卉手下的人的聯絡,還繼續給馬丫做傳話筒不提。
卻說基兒中午喝了酒,又睡了一覺。
等到一覺醒來,已經是傍晚時分,基兒這才出了營帳,卻見大臣們都規規矩矩地站在外面的草坪上。
基兒再次問道:“哪位愛卿,去羅列他的罪狀啊?”
下面先是一陣沉默,接著有個聲音道:“皇上,要不,讓馬丫······”
“糊塗,她一個丫鬟,怎麼能擔此大任?!”
於是張大人就上前,對皇上道:“皇上,不妨讓馬丫給王爺送點吃的去,他這一天都沒吃東西了!”
基兒就想,這張大人的主意倒是不錯,馬丫去給二高送吃的,馬丫不會說點什麼麼?!
“張大人,這事你去辦!”
“是,皇上!”
於是,張大人就忙地令人把馬丫叫來,張大人就問馬丫:“皇上到底想怎麼處置這王爺啊?”
“張大人,奴婢不敢亂說,但是奴婢讀了點書,書上說,這謀逆可是大罪啊!”
於是,張大人就令馬丫去給王爺送飯,張大人就跟大臣們說:馬丫剛才說,這謀逆可是大罪,懂了沒?
於是大臣們竊竊私語,說馬丫的意思是,皇上是要殺他的!
皇上基兒討馬丫主意的那些事,怎麼能瞞過他們呢?張大人來問馬丫,其實就是在討皇上的口實。
要是照馬丫這麼一說,那還有什麼好怕的?!
於是眾大臣在一起商議,怎麼來列舉二高的罪狀,最後,又共同推選其中一位基兒最信得過的大臣,由他出面列舉二高的罪行。
這位大臣,官銜較低,眾大人都把他推選出來,說如果他能把這個王爺罵得低下頭,他就大功一件啊,那就得升官啊。
當然,他們沒說下半截的話。
下半截,如果這位大臣說不過二高,那皇上可能要怪罪他,捋了他的官那都是輕的······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