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三高老老實實,再也沒有出頭。
三高能躲過這次劫難,完全是因為太子要防範的不是他,而是遠在山東的二高。
話說回來,這次事件三高真的是無辜的嗎?
當然不是!
這次事件,還得要說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黃公公。
黃公公才是這次事件的關鍵人物。
為了更為清晰地瞭解這個人,舉個例子就知道了。
那還是在福康帝跟惠武帝打仗期間,那段時間,惠武帝聽從方大人建議,他想離間福康帝與大高之間的父子關係。
那個時期,福康帝一直帶著二高三高在外打仗,把北城交給了大高防守。
有一天,惠武帝給在北城的大高寫了一封信,勸他不要跟隨他的父親造反,如果他能懸崖勒馬,投靠惠武帝,惠武帝將撤銷他爹北王的資格,封他為北王。
當黃公公知道惠武帝派人給大高送來這封信的時候,他連夜趕去告知福康帝,說大高與惠武帝之間有書信往來。
要知道,二高本來就跟自己的這個哥哥不和,他在福康帝(那個時候還叫北王)面前沒少說大高的壞話。
福康帝對於大高頓時就起了疑心!
如今大高竟然接到惠武帝的信件,自己都不知道,這就說明他們之間一定有什麼事瞞著自己。
福康帝便決定,在這非常時期,他要殺了大高!
福康帝起了殺心了。
就在福康帝已經派出去的一隊人馬,準備秘密處死大高,他們已經走了一里多地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說大高派了信使來了。
福康帝便見來人,結果,大高派來的信使,給他送來了惠武帝寫給他的信,原封沒動地交給了福康帝。
福康帝這才醒悟,忙讓人快馬加鞭去追那支奉自己的命令去殺大高的隊伍,趕緊把他們帶回來。
信件原封不動,這就表明了大高的心跡啊!
大高沒看心中內容,說明他始終都是孝忠自己的!
要是他看了信中內容再送來,恐怕福康帝對他的懷疑那還是很難消除的。
福康帝感慨萬千,他差點就誤殺了自己的這個好兒子。
當然,他也並沒有責備這位黃公公。
黃公公他有理啊,惠武帝確實派信使,悄悄地給大高送來了一封信的,他知道了連夜趕來告訴福康帝的,說明他對福康帝是忠心耿耿的,他難道有什麼錯嗎?!
只是,要是這個信使來的再晚一步,福康帝再想反悔,派人去追這幫人,怕都追不上了,那後果肯定嚴重,大高人頭不保。
好險!
福康帝嚇出了一身冷汗的!
然而就這件事情而言,不難猜出,其實這個黃公公,就是太祖的人,太祖放在福康帝身邊的自己的暗探。
黃公公是屬於官府的那幫暗探,如今也在馮清卉手下。
那麼也就是說,黃公公導演了這出戏,完全是受馮清卉指使,而這並非是馮清卉想出來的主意,這個幕後真正的主謀,卻是馬丫!
三高是被冤枉的嗎?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