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十五年,二高去就藩了!
這一年,福康帝已五十大幾近六十的老人了,二高在自己的領地,準備著謀反事宜,一旦福康帝得病駕崩,他就舉兵奪太子的皇位。
二高相信,他哥哥病歪歪的樣子,一定不是自己的對手,基兒在他眼裡,只是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而已,所以二高對於奪取皇位還是信心滿滿的!難道自己的爹都能幹成的事,他就幹不成了?!再說自己當年要不是拼死幫他的爹打天下,他如今能坐穩天下?!
一想到這事,二高就懷恨在心,對於這個說話不算話的老爹,恨不得他馬上駕崩,自己也好早些謀取皇位!
二高現在要做的事,那就是招兵買馬,籌備兵器,積極準備謀反。
打入二高內部的馮清卉手下,也是越來越多,甚至馮清卉派出的兩位謀士,都能混到二高的身邊,可想而知,二高那真是求賢若渴啊!
這兩謀士整天替二高出謀劃策,當然也出了不少歪主意,二高是相當地信任他們!
福康帝懷疑二高有謀殺基兒的嫌疑,才決定攆走他的。
福康帝要求對基兒身邊的人進行排查,對於他的後宮也一直不放心,他不知道後宮哪些宦官是二高的人。
二高在南都,一直跟自己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年,他手下的黨羽,也是無孔不入的!
當然,福康帝也明白,這些人不會太多。
福康帝便令人暗中排查。
要是不查,也許福康帝的後宮啥事也沒有,正因為他要排查,這才給了馬丫等人的機會。
馮清卉得到了這個訊息後,立馬告訴馬丫。
那個時候,馮清卉已經在南城外一個廟裡待著,她很少露面。
即便露面,也是一聲道袍,跟在老道姑的後邊。
那段時間馬丫跟馮清卉接觸頻繁,當馬丫得知福康帝要在後宮清查的時候,馬丫便覺得這是給福康帝添堵的機會。
馬丫知道,不能讓福康帝閒著無所事事,得給他心裡添堵,心裡一堵,人就焦慮,人一焦慮,就會茶不思飯不香!
這對一位老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搞不好就積鬱成疾一命嗚呼也未可知!
更何況,福康帝還有許多政務需要去處理,這回讓福康帝忙的焦頭爛額休息不好,說白了這就像一個無形的催命鬼一樣在向福康帝索命呢!
馬丫是這麼理解的!
於是就在福康帝令人悄悄清查後宮有沒有二高埋伏在自己身邊的人的時候,讓福康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意外地查出另外一樁久已了斷了的案子。
這個案子,是因為一個妃子。
在福康帝第一次出征的時候,是帶了幾個妃子一起去的,其中有個賢妃李氏,很得福康帝寵愛。
可不知怎麼回事,在賢妃去的時候,身體還好好的,她愛說愛笑會跳舞,還彈得一手好琵琶。等到回來的時候,卻一病不起,在快到南都的時候,就死在了半道上。
當時福康帝也沒有多想,死了就死了,總之自己的後宮佳麗頗多。
又過了兩三年,忽然有人告密,說賢妃李氏的死,是被人下毒殺害的。而這個人,就是福康帝的另外一個妃子劉氏,她當年也跟李妃一起陪著福康帝北征的!
說白了,這就是女人之間爭風吃醋。李氏一人獨大受寵麼,於是劉氏毒死了李妃,使得福康帝對她就多沾點雨露什麼的!
福康帝知曉後便賜劉氏一段白綾,讓她上吊自盡了,這也算是給李氏一個交代了!
事情到這裡按說應該結束了。
不,馬丫覺得這事情難得,嫌福康帝后宮還不夠亂,得給他搞點事情!
馬丫令馮清卉的人立馬行動起來。
於是很快,就在福康帝令人秘密排查的時候,排查出了讓他非常惱火的案子。
劉氏是被冤枉死的,她是被人誣告的,劉氏並沒有給李氏下毒!
這事是怎麼查出來的呢?
原是兩個宮女不睦在一個僻靜處鬥嘴,其中一個宮女,就是當年伺候劉氏的宮女,叫小娥的。
跟小娥鬥嘴的那個宮女姓夏,她跟小娥之間的矛盾,是因為她們同時喜歡上宮裡的一個打雜的小宦官。
夏宮女說:“瞧你那德性,還敢跟我爭,我略使手段,就能讓你去地下陪你的主子去。”
小娥就道:“你也別得意的太早,遲早有一天,你和你的主子乾的那些事,會被上面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