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花姐不會懷疑馬丫哪來這麼多錢,馬丫要想要錢,不敢說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馬丫說想蓋個皇宮都不成問題,惠武帝留給他們兄妹兩的錢有多少,那是個金庫沒人去統計,另外,恭儒山莊所有的收入原是屬於惠武帝個人支配,現在屬於馬丫兄妹的。
恭儒山莊莊主那只是個管理者,莊主是隨時可以換人的!
花姐知道馬丫手裡沒有這麼多錢,那麼也就是說,這筆錢是馬丫讓馮清卉拿來的!
事實上,這筆錢是馮清卉讓武館那邊轉來的!
花姐見馬丫看著自己,她愣了愣,跟馬丫道:“送這麼多?我是說,嗯,我們才幹沒兩年,我又買了房子,手裡就有這麼多銀子啦?要不,送一千兩?!”
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馬丫想,那麼就讓花姐自己領悟去吧!
於是花姐就買了這一千兩銀子的禮物。
豹奶奶把這個統計資料,跟老爺說了,跟大爺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說了。他們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花姐這是怎麼啦?發歸發,也不至於這麼大手大腳吧?!
於是他們有了這麼一種揣測,那就是馬丫跟花姐真的掙大錢了!花姐這個人實在,花這麼多銀子給府裡的主子,說明花姐是重情重義的人!
這樣一來,花姐能這麼大手大腳,孫府就顯得有點小氣了。
作為一個孫府,這麼大的家族,老爺可是正一品,俸祿高,再加上其他子孫也都有俸祿,關鍵是大爺做的生意,那一年的收入就不可估量了。
孫府這麼一個大家族,哪能讓從府裡出去的一個下人吃虧?!佔花姐便宜,讓外人知道了能笑死孫府,孫府斷不能小氣!
所以在給孩子的禮物上,自然就重了,金項圈,所佩戴的玉,另外二爺跟二太太又以祖父祖母的名義給孫子的銀子,加上老爺這個曾祖父給的禮物,還有那些拿了花姐禮物的成年主子,就這麼算了?什麼叫禮尚往來?你可以不給花姐禮物,但總不能不給孩子禮物吧?!
直到孫府主子送的禮物與錢財,遠遠超過花姐送的一千兩銀子的禮物時,花姐才悟出馬丫的話的一點意義來。
要是馬丫不點撥,恐怕花姐還看不出來,其實花姐不但賺了銀子,還賺了名譽與地位!
用馬丫跟花姐開的一句玩笑來總結馬丫的意圖,馬丫說:“姐,我只是想抬舉你,好在還抬舉點,否則按你的想法,那真叫不識抬舉了!”
這個對花姐太有震撼了。花姐想透了,想通了,花姐對馬丫的佩服那真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了!
另外,從這一點上,說明花姐跟馬丫後面,還是學到很多真材實料的東西的!
花姐經濟獨立,又不屬於孫府的人。從孩子回府後,花姐就跟太太奶奶們說,以後若是瞧得起她這個下人的,誰過生日了,通知她一聲,她一定抱著孩子來給她們過生日。
花姐抱著孩子來她們已經高興了,花姐來了又帶了禮物,那禮物也是不菲的,誰不願意把花姐叫來?!
這一來二往,誰還敢說,花姐是個下賤的女人可憐的女人是個被拋棄的女人?!
花姐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受寵的下人了,花姐如今都成了孫府太太奶奶們的座上賓了!
花姐來了,依舊是淺笑與得體,個人涵養與素質是越來越高,都有種貴婦人的氣息了!
太太奶奶們回孃家,帶了什麼特產,必送花姐一份。
花姐的路是越走越寬,大奶奶的路是越走越窄:公婆皺眉,丈夫不愛,就連大太太,都對大奶奶差點失去了信心了。
畢竟大奶奶的娘,是大太太的親姐妹,大奶奶不知好歹,那大奶奶的娘自然會跟大太太溝通的。
也就在大奶奶跌入谷底,整日過著鬱鬱寡歡的生活,就差鬱悶死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奶奶的春天,總算來了。
馬丫是跟花姐這麼說的:“差不多就行了啊,不要把人往死裡整,該給條生路的還是要給,不要太小肚雞腸了!”
花姐得了馬丫這句話,才開始給大奶奶點好日子過!
因為這個時候,連小翠都要騎到大奶**上了。
花姐揣度馬丫的意思,恐怕若是小翠再這樣下去,那花姐跟當初的春來有什麼區別?馬丫可不想用春來那樣的人!
再說大奶奶要是真鬱悶死了,花姐豈不成了殺人的罪魁禍首?!
花姐就跟孫正說:“大奶奶看著也怪可憐的,你就別跟她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