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花姐?這不是花姐又是誰?!
花姐見了孫正驚訝地看著自己,忙地上前問候了一句正大少爺安!
孫正怎麼也沒有想到,花姐怎麼會被糟蹋成這個樣子?發生了什麼事?花姐不是在府裡管人的麼?怎麼回到這裡來了?
一連串的問題促使孫正勒住了馬頭跳下了馬,把韁繩甩給了後面跟上來的跟班的。
花姐見孫正下了馬走到近前,花姐心裡是發慌的。
要知道,當初孫正想娶花姐做姨娘來著,花姐考慮到自己跟大奶奶在一起不好相處的原因,所以她拒絕了老太太給牽線的好意,把蓮兒跟前的小翠推薦給了孫正。
孫正當時還很不高興,但是由於花姐說之前三爺沒死的時候曾經有意要把花姐收在房裡,這樣一說孫正就不能娶自己親叔叔要的女人,孫正這才作罷!
孫正當初看中花姐,是從心裡喜歡花姐的。
跟孫連誠不同,孫連誠是因為花姐那個時候是全府的紅人,他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才娶了花姐的,那個時候孫連誠是巴結花姐的!
孫正看到花姐落魄成這個樣子,與花姐進行了一番交談,他才得知花姐是被孫連誠給休了,花姐已經離開孫府,在這裡尋了個落腳之處。
孫正站在門口看著花姐那被吊起來的床以及下面的鍋碗瓢盆凌亂地放著,孫正眉頭緊皺。
孫正自然要問花姐有什麼困難。
花姐被孫正這麼一問,心中是又羞又愧,她說沒什麼困難!
但是花姐說完還是忍不住哭了!想自己要還是孫府的人,這些不三不四的人即便借他們幾個膽,他們也不敢招惹孫府的人,花姐心裡委屈啊!
孫正騎得是高頭大馬而且後面還有跟班,身上又挎著刀,鄰居們知道這是個不簡單的人物,他們見花姐說自己沒有困難,花姐又在哭,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事的鄰居就幫花姐說話了,說花姐一個孤苦伶仃的女人,初來乍到的,在這裡也沒個男人幫襯,老是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來欺負花姐????????????
“誰啊?”孫正這一聲怒吼吼動了整條街!
後來有認識的生意人認出了,這不是孫府的正大少爺嗎?!
有人就預言,說正大少爺發這麼大的火,肯定有人要倒黴!
想想也是,花姐她就是再怎麼落魄,可她也曾是三太太跟前的紅人啊,跟過三太太的人怎麼能任這些不三不四的人欺負呢?!
這期間就有人被揍了,這人被揍的鼻青臉腫後,跑來跟花姐磕頭認錯,說大人有大量,大人不計小人過,他有眼無珠,請花姐下次給正爺說一聲,饒過他這一回,他下次再也不敢了????????????
這一傳揚就傳揚開了,從此花姐門前的潑皮無賴銷聲匿跡,夜間再也沒有人敢來敲花姐的門騷擾花姐了!
鄰居抱怨花姐,說她有這樣的關係怎麼不早說,如果他們知道了,只要說出來,這些下三濫曉得後怎麼敢來招惹花姐?!
他們心裡明白了,花姐昔日的主子,並沒有因為花姐離開孫府,就不聞不問了。
等到孫正下一次經過花姐的門面時,給花姐扔了一塊布料,他要花姐做身新衣服,把自己拾掇拾掇。
這一年孫正經過花姐的店鋪有三四回,每次經過,他都拿些東西給花姐,有一次,他還給花姐扔下十斤魚,要花姐把它醃上慢慢吃!
孫正每回來,都時間匆匆,沒說幾句話就走了。
花姐見到孫正,有種無地自容的感覺,孫正讓下面的人給花姐東西,花姐都不會說話了,她也不說拒絕也不伸手拿,就那麼低著頭,不敢看孫正。
要知道孫正的心裡還是憐憫花姐的,他對孫連誠非常有意見。
那期間他也有所耳聞,花姐之所以落難至此,拜他的妻子大奶奶所賜!
孫正知道後只能忍氣吞聲,他不能因為花姐這樣一個下人跟大奶奶發火,那樣一來,只會送大奶奶的把柄,說孫正心裡還惦記花姐!
孫正作為一個男人,本來他就對自己心儀的人落魄到如今境地心裡難過,如今再加上自己的妻子把花姐整成這樣,他心裡愧疚,有心要幫助花姐,又怕大奶奶知道了會說自己的閒話,而且很可能幫了倒忙,怕大奶奶找人來治花姐!
所以孫正來花姐這邊並不頻繁,他作為孫府的主子,對於曾經是孫府的下人做這麼點施捨,很正常,並不引起別人的猜忌,大奶奶即便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過了一段時間,馬丫覺得時機成熟,開始參股花姐的店鋪,花姐的生意漸漸有了起色,花姐的面貌開始改變了。
花姐要去跟各個府裡的管家談生意,她不能穿得太普通,她得做一番打扮,給人家留下個好印象,這樣對於談生意是有好處的!
花姐掙了錢,買了新衣服新鞋子,把自己也打扮的花枝招展了。
這期間,孫正帶著隊伍執行任務去了,大半年後,等到他回來,在經過花姐的門店時,他都不敢認花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