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太太兩口子商量著要等老爺過完七十大壽,帶周大清回北都,避免節外生枝!
然而就在老爺過壽的那一天,發生了兩件大事!
這兩件大事讓姑太太兩口子對於周大清的去留問題是閉口不言。
第一件大事,就在老爺過壽的那天上午,老爺正在那裡跟同僚徐大人寒暄,就聽得有人來報,說太子太師周大人已到門外。
老爺大為驚訝,太子太師周大人那是親家啊,親家來了?他不是在北都嗎?他怎麼來了?
自己的閨女閨女婿也沒說他要來啊?這是要給自己一個驚喜麼?!
一連串的疑問襲上心頭,老爺趕忙拱手向徐大人告饒,自己去去就來。
徐大人一聽是太子太師,也忙地站起來,攜了孫老爺的手一同去門口迎接!
周大清的祖父怎麼又變成了太子太師的呢?
他和兒子被福康帝派到了北都不久,福康帝考慮再三,就把他從都指揮任上調到太子身邊輔佐太子,先是授太子少師,過沒兩年又改授太子太師。
周大清的爹先是在他自己的爹手下,他爹做了太子少師,福康帝就把北城都指揮使一職讓他繼任。
當時還有同僚在周大清的祖父來南都辦事時,在朝堂上跟他開玩笑,說父子兩個同為正二品,這到底誰聽誰的?
當時福康帝也在上面坐著呢,福康帝也笑著等周大人的回答。
這位武將出生的當時還是太子少師的周大人,隨口答道:“穿上官服官事上互相商議著來,若是私事,他敢做主惹老子,老子錘不死他?!”
這個回覆讓福康帝以及眾大臣是哈哈大笑。
別看福康帝貴為皇上,他也是帶兵打仗多年,聽著這些部下說話都直來直去,心裡感覺親切!
也就是在這一次,福康帝動了要把周大人的位置調一調!
好了,言歸正傳,等到兩人把周大清的祖父接近來,一番行禮寒暄後,這才坐定,周大人喝了一口茶,這才道。
“徐大人也不是外人,老朽就不必隱瞞了。皇上這次招老朽來都城,就是皇上明年要親自率軍北征,讓太子監國,讓老朽等竭盡全力,輔佐太子。”
周大人的這句話,無疑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這個訊息連在南都的老爺與徐大人都不知道。
周大人喝了口茶,又笑道:“明日早朝,皇上會把這事拿到朝堂上與眾位大人商議的。為了穩妥起見,這事暫時還不宜外洩,徐大人,您懂的,我是不想把話柄捏在他人手裡,說老朽洩密!”
“懂懂懂,太師放心,都是自己人,不必過慮!”徐大人忙地身子前傾,做出恭敬的樣子道。
“這麼說,皇上明年要親自率兵出征?老朽也要跟隨出征啦?太好了,我這骨頭也要鬆鬆了,報效朝廷的機會來了!”
老爺說完,徐大人忙地附和道:“好啊,沒想到你我這把年紀,還有用武之地啊!”
“哎!”周大人嘆了口氣,道:“老朽看著你們都能陪同皇上一同出征,老朽也想跟隨皇上出征啊!怎奈老朽怎麼懇請,皇上只是不準,皇上要老朽陪同太子在家搞好後勤!”周大人嘆息一聲,道。
“太師勞苦功高,這籌集軍糧,穩定民心,安撫天下,太子重任在身。皇上這次帶兵出征,對於誰來輔佐太子監國,自當要斟酌一番,朝廷上下,怕有太師這樣的輔國能力的大臣,不多呀!”徐大人說完,還很敬佩地看著周大人!
老爺也跟著附和,說徐大人這話一點都不為過,親家公深得皇上信任,此次擔此重任,怕是要受累,他希望親家公在協助太子處理國事的同時,也要保重身體啊。
周大人忙紅光滿面地笑笑道:“老朽雖不才,既得皇上信任,自當盡心竭力,輔佐太子,兩位大人,儘管放心!”
於是又說了一番彼此恭維的閒話,不去敘它,他們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