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四年,馬丫長高了,十一歲的女孩子,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
馬丫在她來孫府的這四年裡,這一年她才真正覺得安心下來,沒有原來那劍拔弩張似的戒備心理了。
有時候,她會不由自主發出燦爛的笑容,笑聲清脆,咯咯咯咯地那種,煞是好聽。讓人聽了不由得從心裡受此感染,泛起歡喜來!。
這個時候的蓮兒,已經完全接受了馬丫。
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能有一個有趣的玩伴,不光能度過美好的少年時代,到了老來,這一段也會成為彌足珍貴的回憶。
所以老年人懂得,善待孩子,呵護他們的童年,是想讓他們有兩段美好,一段經歷,一段回憶!
馬丫在蓮兒的影響下,也喜歡上鬥蛐蛐。
馬丫這喜歡,不是她想的,她喜不喜歡鬥蛐蛐她都得鬥,主子的話,她敢不聽?!
鬥蛐蛐時間長了,自然就能看出門道來。
看著兩個蛐蛐在瓦罐子裡撕打,各種招式,各種咬架,最後眼看著有一方會落敗而逃,就會把它給撈出來,放生,來一句沒用的東西,便再也不想看它了!
在鬥蛐蛐的那一刻,馬丫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曾經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皇帝的女兒,她完全沉浸在這個遊戲裡。
想當年,馬丫在南都外那個道觀裡,她的記憶就是玩遊戲,陪她的人想著法兒哄她開心。
馬丫五歲的那年,還曾經賴著要皇上給她當馬騎,誰哄也不幹,就要皇上蹲下身子,給她當馬騎。
皇上沒辦法,呵退了宮女與宦官,只讓親近的一個宦官留下來。
皇上便趴下來,讓宦官把她抱到自己的脖子上騎著,皇上便在地上爬了一圈又一圈。
那個時候的馬丫,還叫婉兒,她發出咯咯咯銀鈴般笑聲的時候,趴在地上的皇上心裡是多麼綿柔啊,多麼憐愛這個女兒啊!
他曾發話,要是婉兒磕著碰著了,他可是要婉兒隨從的命的。
那個時候的馬丫,啊不,婉兒!
那個時候的婉兒,惠武帝抱著她,就像抱著一個易碎的精品瓷器,怕用力過大她碎了,怕用力過小她掉地上去,他都是半捧半抱。
就像老百姓中流傳的一句話,含在嘴裡都怕化了的那種濃濃的父愛。
那個時候的婉兒,她是多麼幸福啊!
她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為了活命會換了名字,換了一個很俗氣的叫馬丫的名字,還要在孫府給一個叫蓮兒的小姐做丫鬟!
她還得整日想著怎麼才能哄小姐開心,小姐開心了她就沒事了,小姐就不會找她的麻煩了。
馬丫去年有時候還會發呆:我怎麼就這個命?!
現在,馬丫不再發呆了,馬丫覺得哄蓮兒開心,好像一點都不難,只要陪她鬥蛐蛐,聽她的話。馬丫還能得到小姐的庇佑。
蓮兒甚至都不許院子裡其他的大丫鬟使喚馬丫。這是馬丫怎麼也沒有想到的!
馬丫緊跟著蓮兒,她到哪兒馬丫就跟著到哪兒,如影隨形,馬丫很願意跟著蓮兒。
以前她在戎兒那裡的時候,戎兒跟周大清護佑她,如今看來,他們都不如蓮兒護佑的好。
如今馬丫在蓮兒跟前很滿意,她也有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