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媽還說:“馬丫啊,你小,你就做這些輕省的事!”
輕省嗎?一點都不輕鬆!
吃完飯,大家都在休息的時候,馬丫就在那裡掃地啊什麼的。
姚媽對其他女人道:“就她這副模樣,哪天裡面缺人了,又得把她叫進去了,她在我們這裡,也就是過渡一下!”
有人就說:“我聽裡面的說,老太太的外孫,他走時,要跟老太太要馬丫呢,想把她帶去北都呢!”
於是眾人都在那裡說著這事,全然不顧馬丫還在那裡忙著,也不叫她歇一歇。
馬丫雖然累,但是她寧願累,她也不願意跟這些女人扎堆說話。
她們都挺八卦的,她們能把馬丫家庭所有事情問個遍,馬丫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露出破綻來,那才後悔莫及呢!
馬丫在廚房能幹事,她也能吃。
姚媽就說:“沒想到你這個小身板,倒挺能吃啊,飯量都快趕上我了!”
其實有什麼好吃的呢?都是些粗糧,早晚都是稀飯,稀得能照進人影。
但是馬丫餓呀,這裡的伙食,跟裡面的沒有辦法比。
孫府規定,裡面只有各房裡的丫鬟,才可以在內府小夥房裡吃,其餘粗使的丫鬟,全部到外面吃。
像花姐鈴鐺這些人,那自然又不一般,主子吃剩下的,也就夠她們吃的了。
馬丫在這裡幹活,累,她寧願被姚媽笑她吃得多,她也不能餓肚子幹活,那樣不划算。
說起這個姚媽,在孫府她可是有後臺的,她的後臺就是她婆婆。
她的婆婆可是當年老太太陪嫁過來的丫鬟,後來老太太做主,給她找了個婆家,丈夫自然是府裡高高大大的,模樣兒自然是好的。
如今她婆婆老了,閒在家,也沒啥事幹,她就經常過府來,看望老太太,跟老太太說說話。
她婆婆愛管閒事,見了哪個丫鬟做事說話不入她眼的,被她看到了,那一定是一頓臭罵。
有一回她管得有點寬,管到了王姨娘的頭上了。
王姨娘可是二爺房裡的。
那一回王姨娘帶著丫鬟到院門外去,站在那裡等二爺回來,這老婆婆就道:“王姨娘啊,你也就三十多歲的人,年紀輕輕,怎麼可以站在大街上東張西望呢?成何體統?!”
王姨娘見她這麼說,臉一紅,對她笑笑,轉身便進內院去了。
王姨娘為人並不張狂,她很低調,想當初,她在孫府裡是比較老實的丫鬟,侍候二爺。
她做二爺的妾,那可是老爺老太太做的主,是得到同意後,她才跟二爺同床,有了後來的兩個閨女的。
福康二年,王姨娘也才三十五歲,被姚媽婆婆數落的時候,那會子大奶奶才從大太太手裡剛剛接過管家的事情。
遇到這麼個事情,大奶奶就皺了眉頭的。
這很明顯,是姚媽的婆婆不知好歹,王姨娘那是你能說的嗎?怎麼說她也算半個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