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馬丫跪在那裡,一直沒有動。
送走了先生,大家都把眼光看向她。
老太太與大爺心裡一直在打鼓,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
好在這事,他們不用先表態,這裡有大奶奶,她管理家務,看她怎麼處理。
如果不合適,他們還可以干預。
大奶奶雖然是管家,但是她在老太太這裡,輩分晚。
老太太堂上坐著,大爺跟三位太太堂下坐著,她就得在邊上站著。
站著的大奶奶看著戎兒,就先笑了。
“戎兒,瞧瞧你幹得好事,你讓馬丫讀書,就是為了幫你寫字的?我還以為你教她識字,給我用呢!”
大奶奶這麼一說,有人就笑了。
大奶奶說的很輕鬆,把本來很嚴肅的氣氛,一下子給緩和了。
但是接下來,大奶奶的話對馬丫來說,就不太好了。
大奶奶說:“馬丫啊,戎兒讓你幫他寫字,這事不怪你,咱也不冤枉你。可你為啥要主動提出幫蓮兒寫字啊?是你自己要幫蓮兒的,還是有人指使你這麼幹的?”
大奶奶這話,問的確實厲害!
其原因就是在之前三太太跟大太太二太太之間的那些隔閡,大奶奶這麼一說,就好像在替三太太問話。
要知道,福康帝在三爺死後,問了老爺關於三爺一雙兒女的事情,但是皇上沒說,就一定要把蓮兒許配給自己的孩子啊!
福康帝有這個意思,到時候,要是孫家的別的女孩子人品端莊出眾呢,老爺要是向福康帝推薦呢?!
換句話說,如果蓮兒人品不行,老是耍小性子,老爺也斷不會把她送到皇家那裡去的。
皇家,可不是你一個普通大臣家的兒女撒野的地方,就是為孫家考慮,老爺也會盡量跟皇上說清楚的。
若是皇上堅持,即便福康帝非要蓮兒的話,蓮兒以後有什麼過錯,那孫家也不至於受她牽連太多。
再說福康帝又不是傻子,他怎麼可能選擇一個小性子不識大體的女孩子進皇家的門呢?!
大奶奶這麼問馬丫,看似在幫三太太問話,但是這其中的妙味,不好好想還真品不出來。
大奶奶這麼問馬丫,其實三太太心裡也是不舒服的,但是又說不出來。
大奶奶用了“指使”這兩個字眼,就不太好聽了。
這話就像三太太在懷疑大太太或者二太太是幕後黑手似的。
三太太跟她們之間,早就有了偃旗息鼓的心了。
再說種種跡象表明,大太太與二太太也因為三爺的死,對三太太既往不咎了,她們也認為這是個意外。
三太太既然蹦躂不起來了,她們表現的寬容大度,對三太太額外開恩的姿態來。
這個,也是三太太能接受的!
三太太就想,這大奶奶到底年輕,說話沒個輕重,要是大太太二太太,絕不會說出這麼沒水平的話來。
但是這話又不好反駁,大奶奶要說自己沒這層意思呢?!要是說三太太想多了呢?!
所以三太太心裡雖然不舒服,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她馬上往好的方面想,她馬上在心裡為大奶奶辯解了。
三太太告誡自己,現在自己都這樣了,沒人跟她過意不去,是自己想多了,自己不能像蓮兒一樣,也小性子!
所以三太太就看著馬丫,心裡想著接下來,大奶奶會怎麼處理她。
大奶奶見馬丫沒有回答她的話,怒道:“馬丫,回答我的問題,你啞巴了?!”
馬丫就抬起頭,迅速地看了大奶奶一眼。
這一眼,在大家看來,卻是非同凡響。
馬丫一改昨晚哭得撕心裂肺的可憐樣子,她看大奶奶的那一眼,眼神裡是帶著一種很沉穩的、不易覺察的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