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兒對馬丫的意見,是從福康二年開始的。
具體時間,說不出來。
什麼原因?那還得說說馬丫在這一年的事。
馬丫在福康二年,已經能成功地模仿戎兒的字型,幫戎兒寫字帖了。
不能說馬丫她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是騙過先生是沒問題的。
馬丫在福康元年,她是有多努力誰都想象不出來,馬丫要忘記自己的娟秀字型,來臨摹戎兒的字型,這是有多難,是很難想象的。
她不但不能顯示出自己會寫字,還得模仿著福康那醜陋的字型。
這個時候,戎兒要馬丫學寫字,馬丫心裡大致有數,戎兒想她幹什麼了。
馬丫幫戎兒寫貼這事,給馬丫帶來的好處那不是一星半點。
“馬丫!”
“馬丫!”
“馬丫!”
••••••
馬丫的名字被戎兒和周大清叫的最多,馬丫可以隨意出入他們兩的臥室,馬丫還可以翻看他們放在書架上的書籍。
當然,馬丫還偷偷看了周大清帶來的《世說新語》。
馬丫除了可以任意看書外,馬丫的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她經常能吃到好吃的。
戎兒經常會給馬丫留一些點心,留待晚上馬丫在書案前幫戎兒做作業的時候吃。
而周大清有時候做的更到位,他跟戎兒在屋裡吃飯的時候,會乾脆讓馬丫裝一碗,跟他們一起吃。
馬丫起先說什麼也不肯,但是禁不住戎兒拿眼瞪她,戎兒說。
“哪那麼多規矩?讓你吃你就吃,你一個小孩子•••••”
瞧,都把馬丫當小孩子待,都不拿她當丫鬟待。
當然,周大清給出的理由也很噹噹的,他會說:“趕緊吃,吃完跟我去看看雲表姐!”
這理由絕了,這理由別人還說不得什麼。
主子賞丫鬟的吃食,那是常有的事,且在孫府每天都在發生。
這就跟老太太的吃貨丫鬟鈴鐺一樣,只要老太太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她留一點,就連半斤以上比較稀罕的大閘蟹,老太太都給鈴鐺留一個。
吃貨鈴鐺還有個習慣,那就是老太太想吃什麼,她從不把告訴廚房媽媽的機會留給別的丫鬟,她都親自去跑一趟。
要知道,就是給別的丫鬟機會也是白給,別的丫鬟可沒有鈴鐺這樣的好事。
鈴鐺去廚房,傳達老太太想吃什麼的時候,那負責廚房的嶽嫂子,就會對鈴鐺掐媚獻笑。
“鈴鐺姑娘?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