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蘭午睡醒了,無所事事的在屋子裡晃了一圈。
書桌上的筆墨紙硯她懶的折騰,那幾本啟蒙用的三百千她又看不太明白。蕙蘭咬牙切齒的向太陽發誓,她一定要早點摘掉文盲的帽子。對於一個書蟲來說,不認識字實在是讓她想吐血。
從上到下、從大到小都有事做,只有她是個閒人。於是蕙蘭只能無聊的坐在那一邊看水仙做針線,一邊和她聊天。
蕙蘭一直對這個大秦挺好奇,看衣食住行怎麼也不像那個大一統的始皇帝的國度。
輿圖她沒機會接觸,但是她外祖家就是關中的。總不能始皇帝在關中千里之外的燕京建都稱帝吧。
而且這燕京,聽著也挺熟啊。
本來打算等她看的了史書,弄得懂輿圖了再研究。但是這會無聊,就隨意的聽丫頭聊聊。
這一聊蕙蘭就發現,這大秦子民的自豪感挺強。
蕙蘭隨意的讓她說說開國太祖的英雄事蹟,因為她年紀小,又多病,父母還早逝,所以沒什麼機會聽說。
水仙倒是沒懷疑,主子的身世她早就耳熟能詳了,心裡也不是不同情的。
小姑娘針線也不做了,兩眼放光的開始輸出。
什麼開國太祖英明神武,天將紫微星,氣吞萬里如虎,掃六合、震八方……以下省略無數溢美之詞。
蕙蘭聽的牙疼,這哪裡是太祖啊,這分明是戰神下凡,玉帝臨朝,全民偶像啊有木有!
總結下來,就是太祖李某是大唐末年的一個節度使,雖然姓李但是不是李氏宗親。
見著天下大亂、政治昏暗、民不聊生,暗中囤積糧草、廣納賢才、厲兵秣馬。
或許可能大概也有匡扶社稷,中興大唐的想法吧!
在豬瘟(朱溫)篡唐後,不得不怒而討伐逆賊。
之後經過數年征戰混亂,攤子越來越大,最後終於掃除了北方的刺頭,成了北方的扛把子。
逆賊已經剁了,地盤已經拿下一大半。當是時,李唐宗親離落消散,欲尋一人承繼大統而不得。李大佬傷心的不得了,拒絕了屬下許多次勸進,堅決要做忠臣。
還是當時太祖屬下第一文臣李先生,也就是府里老太太的祖父勸他要保重身子,南方大好地盤還等著你去征服呢。但是蛇無頭不行,所以您為了大唐的社稷江山先委屈一下,做個秦王。然後統領屬下拿著刀,騎著馬去拿下南方,然後再細細尋訪李唐直系宗親。到了繼承人也找著了,地盤也拿下了,這不是皆大歡喜嘛!
太祖覺著沒毛病,他也是關中人,很合適。屬下文臣武將也都應和,於是大家哈皮的決定就這麼辦。
暫定燕京為都,太祖四十五歲當了秦王,屬下也都加官進爵,皆大歡喜。接下來一面收拾舊山河,一面準備南下砍人。
李先生好本事,主理內政,一面恢復北方生產經濟,一面做好後勤,供太祖帶著人砍人。國公府的第一代國公,是太祖麾下武將第一。太祖本來想著留下他配合李先生早點平復北方,兩人是他的左膀右臂,他非常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