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堂是一處安靜的略有些偏僻的院落,院裡沒有花木盆景,只有兩顆大樹。
品種蕙蘭看不出來,只知道是老樹,兩個她手牽手都抱不住。鬱鬱蔥蔥的枝葉遮蔽了小半個院子,這到了酷暑倒是陰涼,冬天就有些蕭瑟了。蕙蘭心裡嘀咕著。
院門是被楊媽媽叫開的,迎出來一個年紀不小的老媽媽,滿頭銀絲,面目呆板,行動倒是自如。規規矩矩的給李夫人行禮,被她扶了起來。
李夫人笑的客氣,“趙媽媽好,祖母可好?”
趙媽媽勾了勾嘴角,似乎是笑了笑,“太夫人一切安好,二夫人掛心了。不知今日過來是……”
“祖母愛清淨,我本不該來打擾。只是我這侄女昨兒來府裡了,我想著她以後要在家裡常住,不來給太夫人磕頭實在是失禮,所以才帶著她來了。”李夫人笑著說明來意。
趙媽媽聽了這話,就偏頭看向蕙蘭。
蕙蘭感覺到姑母有一點緊張,早已經收攝全副心神。見趙媽媽看過來,立刻奉上燦爛的笑臉。
蕙蘭照過鏡子,她現在還看不了將來的風華,但是臉漸漸圓潤,白裡透紅,一笑就像個小蘋果,好看說不上,可愛那是十成十的。
趙媽媽接受了她的可愛暴擊,板著的臉也有一絲鬆動。衝她一蹲身,“老奴見過表姑娘。”
蕙蘭一側身,算是受了半禮“趙媽媽別多禮了,您是太夫人身邊的,我哪裡好受您的禮。”
“禮不可廢。”趙媽媽一板一眼。
蕙蘭不好意思的笑了,好吧,你贏了。
“太夫人也聽說了表姑娘要來,已經吩咐了,她年紀大了,不耐煩吵鬧,就不見表姑娘了。請表姑娘不要見外,跟著姑母好好過活,閒了同姐妹們一處做伴說笑,和在家是一樣的。”趙媽媽語調平緩,幾乎沒有起伏。
蕙蘭恭敬的低頭聽長輩訓示,耳朵忍不住抽了抽。趙媽媽一說完,蕙蘭當即一蹲身,“謹領訓。”
趙媽媽一點頭,還沒開口,就見蕙蘭走到大門正前方,提裙跪倒在青石板路上,“孫兒不敢打擾太夫人清淨,就在這裡給太夫人磕頭了。”說完,端端正正的磕了三個頭。
趙媽媽立刻上前扶她,蕙蘭就著她的手站起身,“這是晚輩的一點心意,請媽媽帶為奉給太夫人。”
青果極有眼色,忙把手裡的小托盤奉上。
趙媽媽頓了頓,終於接了過去,自有小丫頭接過去。
“表姑孃的孝心太夫人盡知的,這裡也有表禮給表姑娘。”趙媽媽話音一落,就有個小丫頭也捧了托盤送上。
“謝過太夫人。”蕙蘭恭敬謝過,也不去看裡面的東西,青果也接過了托盤。
“今天多謝趙媽媽了,日頭升起來了,我這就帶著孩子回去了。辛苦趙媽媽侍奉太夫人,太夫人康健,才是全家的福氣。”李夫人做臨別致辭。
“老奴不敢當,定當好好伺候太夫人。二夫人表姑娘慢走。”趙媽媽愈發不卑不亢。
姑侄倆於是笑著先後上了竹轎,往回走。
蕙蘭坐在平穩的竹轎上思緒萬千,這太夫人看來和晚輩都很疏遠啊。據她聽說的和今天看到的,這太夫人簡直就是離群索居了。
真是太奇怪了,富貴鄉里的正經太夫人,親孫子當家,正是享清福頤養天年的時候。她要是出山,老太太都得退一步,畢竟太夫人那是老太太的親婆婆啊。怎麼就想不開守著青燈古佛,冷清度日呢!
蕙蘭想了想,就把這個疑問掐掉了。
和她沒關係,這樣輩分的老人的行事和歷史,她可不敢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