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蘭躺了兩天才回過神,家裡下人繼續執行上一休一的政策,讓大家休養生息。
第三天,惠蘭和李管家周管事王媽媽一起看要放出去的下人單子。
上下總共有三十六戶一百四十九人求去,宅子裡莊子上都有。這些人放出去後總共就剩二十幾口人了,除去上了年紀的,能當差的就是六十來號人了。
惠蘭鬆了口氣,李家在的將來二十年內都是守成,要不了這麼多人。人閒生事這是必然的,所以好聚好散是最明智的。
出殯後,一心留下的田莊上的人都已經回去了。春耕在即,耽誤不得。
想走的也都在宅子裡親戚家留著等訊息,放人的事必定是要在搬家前解決的。
快刀斬亂麻,惠蘭也不想耽誤。劉媽媽今天已經開始帶著安心留下的人收拾搬遷剩下的東西了。
於是王媽媽下去核對要發出去的月錢和賞錢,李管家和周管事留下商量搬家後要派到莊子上的人。新宅子以後最多留四戶人,其他的都要撤到莊子上。
不知道該不該慶幸,惠蘭之前看的清單上的東西都是去掉了御賜的東西的。要是加上御賜的,李家的田莊有十個,鋪子有八個。
天啊地啊,你為什麼不讓惠蘭是個男的?惠蘭開始怨天尤人恨社會了!
她要是個男的,妥妥的一個官四代,富四代。那些莊子鋪子還有這個大宅子都是她的啊啊啊……
惠蘭大哭……
算了,現在已經很不少了。惠蘭默唸:樂極生悲,貪字變成貧,貪多嚼不爛,人心不足蛇吞象……關鍵是她不想做人妖,於是終於平靜了下來!
說是商量主要是他們兩個商量,惠蘭列席。
商量的結果,周家老爺子繼續管著最大的那個田莊。另外再分了六戶之前放出去榮養的都沒有孩子的過去,就是讓她們去養老的。周管事擔著巡視田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今年開始,又加了每年核收各田莊收益的差事,所以根本沒功夫參與田莊的生產。
其他莊子,無論原來的管事在不在,一律打亂重排,每個莊子分了兩戶過去。
惠蘭強調,分了兩戶的莊子,現任管事幹的不好的就讓另一家頂上。另外將來家裡的鋪子會收回來一兩間,有想學著經商或者自認為有這方面能力的也可以做好準備。
咱也搞個競爭上崗,在位的有人督促著會不懈努力,沒在位的也能有個盼頭不至於自暴自棄不是。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理財講究多維度全方位嘛,惠蘭也是有經商夢想的。
兩位管事從善如流,誇她好想法。惠蘭笑而不語,好方法不能浪費,她可沒說她是原創。
另外剩了四戶人家,就留在惠蘭被賞賜的那個李宅裡支應,包括李管家一家。
因為看了黃曆,三月二十六宜搬家,今天已經是二十三了。
所以惠蘭讓他們倆去幫王媽媽午後,未正時分召集人到大庫房來銷名字領賞賜。
這是件大事,早辦早了。而且光是在下人名冊上劃了名字還不夠,還得去京兆府衙銷去了奴籍,拿了文書才算是真正成了自由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