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太子從來沒有聯絡這梅妃,所以這些兒子中唯獨太子是沒有黑歷史的,即不曾給自己謀過權,也不曾陷害過哪個兄弟,就像王怡真曾經說過的,上位者不怕無才,只要能知人善用就行,但最怕缺德。
梅妃是啟聖帝的一個鉺,從一開始鉤的就是皇子們的黑暗面,以致於到後來,除了陷害太子,還暗謀寶書,私結暗兵,這一條條的罪狀並不要命,卻足以將諸親王在啟聖帝心中的排名越壓越低,再怎麼有才有能,也越不過太子去了。
正因為江夏侯出面說梅妃之事,王怡真才發覺到,梅妃可能並不是一個人,甚至梅紀可能自己也是一個組織,因為梅妃的來信中,也是有的事情宮外寫得詳,有的事情宮內寫得詳,說明梅妃無論是宮外還是宮內,都有資訊來源,甚至有不同的辦事員,否則梅妃不可能做到即能在啟聖帝身邊貼身服侍,又可以在宮外辦差。
“是這樣吧?”王怡真問道。
“是這樣。”萬公公點頭同意道:“孩子們大了,各有心思,聖上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除了國君,他也是父親,誰也不想看著家裡血流成河。皇子們誰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表面上相親相愛,梅妃那裡的黑記錄呢,公主想的也沒有錯,但梅妃卻不是一個組織,當初李娘娘同紀氏爭位,兩個人都不是中宮,可是一個原配,一個嫡妻,沒有名份不好稱呼,因為李娘娘院外有一株梅樹,陛下就戲稱梅妃,後來建起了密衛,李娘娘若有些什麼事,也讓密衛去做,給她的情報,單獨以梅為記,那個梅妃,卻是單指李娘娘一個人。”
也就是說,李皇后的嫡系都用梅為標記,本來是夫妻兩個逗趣,戲稱梅妃,最後卻傳成了BOSS級的外號啊……
王怡真點了點頭,她猜的對了,萬公公就是宮裡的那個梅,而江夏侯夫人則是開到了宮外的梅,梅記標記或許曾為李皇后所用,但到底都是密衛的一部分,李皇后死後,就全都歸了啟聖帝。
“公主猜的準,卻並沒有說,你又是如何得知魏王不是肖夫人的孩子的?”萬公公問道。
這件事吧,說實話,肖婉兒當初生的到底是男是女,王怡真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過,但是……
“魏王是江夏侯夫的親生。”王怡真說道,這一點她應該不會弄錯,甚至說她並不只是再猜,蛛絲馬跡的線索,她還是能舉證出來的。
當時梅妃的名字一出,幾位親王的臉色都變了,說明了什麼?
“說明幾位親王全都有罪證在梅妃的手上,但是……”王怡真頓了一下,“只有魏王的罪證沒有被江夏侯夫人說出來。”
若是魏王真的無辜,他就不會在聽見了“梅妃”的名頭時心生動搖,可見他也曾順著密衛找到梅妃,更應該是聯絡過梅妃做了些什麼,但是……李杏杏夢裡的前世也好,今生也罷,魏王都是無罪之人。
梅妃……或者說江夏侯夫人……將他的罪掩掉了。
李杏杏說這件事的時候,王怡真便因為諸王皆有罪,獨魏王無罪之事,懷疑過魏王就是叛國賊軍的首領,但後來又因為觀音像的事情,王怡真疑心周復興才是叛國賊軍的幕後BOSS,獨魏王無罪,很可能最後是要將陷害的罪名載到魏王身上,替他頂罪,但是江夏侯夫人死前卻揭出了魏王的身世是宮外私生,那也就是說,魏王的身份是比不上其它幾位親王來得正統的,根本沒有資格角逐高位,既然如此那江夏侯夫人做什麼別人的罪行都招了,只不提魏王的?
王怡真覺得,大約是因為……魏王才是她的親生。
魏王對付太子的招數,江夏侯夫人沒有上報。
江夏侯夫人說,魏王是趁著德妃的孩子過世時,換的宮外的孩子。
王怡真曾試探過她,問“她所生是不是皇子”,當時江夏侯心就亂了,不是因為周復興是皇子,而是她確實生的是皇子。那麼,同樣是換孩子,能換肖婉兒的孩子,為什麼不能換江夏侯夫人的孩子呢?
現在想想,之前在千絲坊相見時,王怡真幾次三番拿周復興做威脅,江夏侯夫人卻只是哭不言語,而在宮宴之上,王怡真對魏王動手,江夏侯夫人便急了,不惜直接撞柱身死來阻止王怡真再審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