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96 身世 (2 / 2)

李皇后從入宮就一直住在朝陽宮,紀氏住翠微,也是兩個人生過孩子分了勝負之後,朝陽宮才定為了正宮,李皇后可從來沒有住過翠微,也就是說,太子是到翠微哭的母妃,不是指李皇后,是指……紀氏?

王怡真倒吸了一口涼氣看向太子。一時間有些線索就跟連成了串的珠子一樣往外蹦。

李家專用於假孕的藥,還有李家在宮中遍佈的人手。紀氏懷孕早半個月,但在紀氏發動時,李氏卻卡著三個月提前小產了,兩個人一起生的娃,也說不好誰早誰晚,誰叫紀氏連人帶娃死了呢……

王怡真看向了太子。

太子見著再也瞞不住了,才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不錯,我是曾去過燒紙,那是因為我一向思念母后,因此常去李家玩耍,李家……有些什麼底細,我到底也是清楚的,那藥……我也知道。我一直以為母后同母妃爭寵之事,與我無關,卻沒有想到會在母后逝世這麼多年,有一天在冷宮遇見了一個老宮人,那老宮人告訴了我……說紀氏難產當初是被母后所害,還說……還說母后不只害了紀妃,還搶了她的孩子,便是我去做嫡子,我又多方查證過,線索總有些不清不楚,我便覺得,或者我該去燒一燒紙,若真如此……那此人便是我的母妃,便不是如此……那也是個無辜冤死之人,我也該憐憫她。”太子說道,他以前很少提到紀氏,只說起李皇后的時候,稱之為母后,但如今提到了紀氏,也要叫紀妃,也就是說,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是親生了,也怪不得太子慫,他若想在儲君的位子上坐穩,還像之前說的,人脈少不了,他根本離不開李家,而他被李家架起來這個假身份,還真的是對內對外,對李家、對諸王,都硬氣不起來啊……

王怡真一瞬間覺得太子這娃,比她還慘。大家都是母不詳,怪不得太子一直對她格外的好。

燕王點頭道:“我那時候還不懂,但本能裡總覺得不能向外說,後來我長大了,自然也就懂了……”

所以呢?王怡真茫然著,燕王這麼一懂,太子就這麼突然也變成了庶出……

問題是這娃竟然還認了……嫡長這麼天然的好盾他都不要了……他就不能耍個賴嗎?一個皇室之人,正直到這種地步都有點天理不容啦。

不過……王怡真一看全場震驚之外,還有一個在微笑的韓王,立刻就明白了,太子抵不了賴。

他並沒有說故事裡那個老宮人怎麼樣了……

如果太子知道了真相之後,將人殺了,那麼他還有什麼臉自稱仁善?

但太子既然做了同那宮人一起去祭掃,又以平日的性情,必然沒有殺人,大約會是妥當安置了起來,如今事過不過10年,這老宮人怕是還在,韓王既然敢安排燕王來講,那一定是想到了太子會有可能耍賴不認,那麼……這一環安排在這裡,韓王必然是已經找到了人證了?

韓王點頭,拼命忍住了想微笑的表情,說道:“原來……皇兄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的啊,說來也巧,之前我有手下在外面經商,一起經營的人是舊涼遺臣,他家一個姑姑,當初從舊涼跟著紀氏去京城,如今他父親彌留,想打聽這個妹妹的下落,我也只是幫著找找,誰想到會……”

韓王將人都攏在了手上,那麼這一條線索查下去,太子肯定是藏不住的,與其抵賴,不如認了,至少他仁善、公正的名頭還能繼續用。

這下好了,王怡真想……

昨天半晚上的成果全完了,太子這次坐實了不是嫡出,那就只得一個長字了……

“父皇,當時那老宮人並不是紀妃身邊近身服侍之人,只是個外院裡服侍的,但也正因此才躲過一劫,居她所說,當時朝陽宮先發動起來,她曾見朝陽宮那邊有人慌慌張張的帶了一個食堂入翠微宮,後來紀妃這邊才發動,只是閒雜人等都不得在院中待命,後來她又看見有人將這食盒帶了出去,才傳出紀氏難產,母子俱亡的訊息,那老宮人當時心有不信,便大著膽子去看了一眼,發現紀妃的肚子上似有血跡。如今這老宮人就在殿外,父皇可要宣人進來?”

屁吧。

王怡真都怒了。

這是在坐實了太子非嫡之後,連“長子”的身份都要奪了啊。

李氏若是用藥假孕,那紀氏的兒子便是當時宮中唯一的孩子,嫡長至少佔了一個字,若是叫韓王這麼說,那啟不是成了李氏生了個死胎,急忙忙用藥來催動紀氏難產,將一個孩子剖腹換了出來?別說她不信啊,那老宮人是個什麼火眼金晶,李氏的人進進出出都能被她看著了,她一個打外院的還能守到了紀氏靈前,拆了棺材板去看一眼……

王怡真不信,但有人信啊。

太子若不是嫡長,那他所有的優勢就沒有了,總不能說好脾氣勝過一切吧。

立刻就有平陽公主怒道:“李氏也太大的膽子了,怎麼敢這樣混淆……嗯,罔顧人倫。”混淆血脈的罪名不好用,怎麼也是啟聖帝的種,但是殺人奪子這種事,就太狠了,去母留子,這種事大戶人家的主母做得,可是皇后是要母義天下,給人做表率作用的,這樣的事說出來,比什麼參政議政的罪過都大。

武安公主則在旁邊勸道:“這樣的事怎麼能隨便下結論,還是該將人招進來問問。”

好嘛,一喝一和這是要把事做實啊。韓王敢把人帶進來,就跟丹陽那兩個人證一樣,是早有準備啊。

平陽和武安雖然不是韓王這一掛,可是先把太子的正統性搞沒,對誰也沒壞處。

王怡真深吸了一口氣:“等下,要說人證,其實我也有……”

呂才人對不住了,今天要借你一用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