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便有兩條水牛在裡面抵架,兩條牛彷彿前生有宿怨似的,抵得難分難解。
誤入網中的魚兒紛紛遊走,魚網成了碎片。
網魚的又急又惱,抱頭痛哭,再抬起頭,水牛和僧人都不見了,只有破網片掛在水草間。
杯度到了松江邊,仍用木杯渡河。
他遊歷了會稽、剡縣,並登上天台山,數日後返京。
杯度在京城並不久留,他行蹤從來不定,甚至皇帝要詔見,他也不加理會。
南州有一陳姓人家,衣食富足,杯度便受其供養。
陳氏一天聽說都城也有杯度,父子五人都不相信。
於是幾個人前去驗看,果然與自家杯度一模一樣。
陳氏給他擺上一盒蜜姜,以及刀子、薰陸香、手巾等物。
杯度吃完蜜姜,其他未動。
五個人懷疑這是自家那一個,便留下兩人守著,另三個回家。
家裡的杯度仍在,膝前也有香、刀子等物,只是沒有蜜姜。
杯度見三人來,微微一笑:“刀子純了,給我磨一磨如何?”
不久,都城兩人回來,說那個杯度到靈鷲山去了。
杯度忽然要兩幅黃紙寫信,寫出來的東西沒人認識,陳氏小心翼翼地問:“上人寫的是什麼?”
杯度笑而不答。
吳郡的朱靈期出使高麗回來,船順風漂泊,走了九天望見一洲,上面山巒高大,雲霧繚繞。
靈期帶人入山採薪,見有道路,便沿路而行,準備行乞。
走了幾十裡,便聽見磐聲陣陣,並聞到細微的香氣。
再走便見一座華麗的寺廟,有十幾個石頭僧人。
眾人覺得奇怪,便在禮拜焚香,然後返回,剛走幾步,便聽見後面唱經的聲音,再回頭,十幾個又變成石人。
靈期等人紛紛慨嘆:“這肯定是聖僧。我們罪人是無緣相見的。”
於是竭誠懺悔,再去時就見到了真人。
聖僧留他們用飯,吃完後,靈期等叩頭致謝,並乞求速速還鄉。
一個聖僧說:“此處離都城二十萬裡。不過,只要你們心意到了 ,就不愁走不快。”
又問靈期:“認識杯度道人嗎?”
靈期連忙答道。“自然,對他很熟悉。”
聖僧指著北牆上的掛囊、錫杖和缽說:“這都是他的東西。現在請你將缽捎給他。”
並寫了一信藏於其中中,然後拿出一支青竹杖:“只管將它放在舫前,你們坐著不用動,用不多久就會到家。”
眾人辭別,聖僧讓一沙彌相送,說:“沿此道走七里便是舫,不必走原路。”
靈期等按聖僧聽說的做,只見舫飛起來,從山頂樹梢上越過,根本看不見水。
只用了三天,便到石頭城,船入面秦淮河,竹杖不見了。
靈期等人對聖僧感激不盡,燒香叩頭,遙遙祝願。
船到朱雀門,便聽見一片嘈雜喧鬧之聲,眾人近前一看,原來杯度騎在一隻大船的船欄上,用大杖敲打:“馬呀馬呀,你為什麼不走?”
四下看熱鬧的人邊看邊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