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流水,總是在不經意間靜靜地逝去,當人們回頭,此時已成彼時。
歲月無聲,但落花有痕。
經過三天的緊張備戰,週六下午,伊普斯維奇U18終於迎來三場考核賽的最後一場比賽,主場迎戰來訪的英甲球隊沃爾索爾。
這場比賽,受到伊普斯維奇市民的高度重視,早在前一天,伊普斯維奇街頭就出現不少為伊普斯維奇U18應援的標語,內容幾無不同,都是號集市民週六去現場為U18梯隊助威。
在一隊碌碌無為又一個賽季,俱樂部財政不佳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把寄託轉移到U18身上,畢竟英冠並沒有停擺,伊普斯維奇還有下個賽季,U18就是未來。
今天恰逢週六,一天的動員伊普斯維奇幾乎是攜家帶口,向城東聚集,那裡是伊普斯維奇的主場,波特曼路球場。
同樣,伊爾梅茲夫婦也在這一天暫停營業,帶上之前製作的兩面小旗加入助威大軍。
只是“短工”查爾斯並未與伊爾梅茲夫婦同行,在關門暫停營業後,他選擇了自由活動,去向未明。
市民重視,伊普斯維奇俱樂部也沒有怠慢,在一隊週日有主場比賽的情況下,俱樂部依舊安排U18梯隊第三場考核賽放在主場波特曼路球場進行。
不僅是為了儀式感,這裡的草皮質量可比基地好的多。
波特曼路球場是伊普斯維奇一隊主場,同時也是東英格蘭最大球場,最多可容納超過三萬名觀眾。
波特曼路球場由四座看臺組成,分別是北看臺,郭保德看臺(東看臺),綠王國看臺(南看臺),不列顛西亞看臺(西看臺)。
四座看臺也分別對應不同的球迷群體,北看臺是伊普斯維奇最狂熱的死忠聚集地,凡伊普斯維奇主場作戰,這裡總是四座看臺最喧鬧的那一座。
郭保德看臺,是以伊普斯維奇東主郭保德家族命名,兩層的看臺是四座看臺最小的一座,上層接近“綠國王看臺”一側是留給客隊球迷的。上層與下層之間是行政座席,中間還有一排行政廂房。
綠國王看臺,是波特曼路球場最古老的一座看臺,同古老看臺一樣,坐在這裡觀看比賽的大多都是有一定年紀的老球迷。
不列顛西亞,主看臺,是四座看臺中最大的看臺,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普通觀眾席,第二層是行政設施,董事會及貴賓席,第三層則是媒體席。
當伊普斯維奇U18眾人從更衣室出來,步入球場後,列隊其中的高升發現,除了北看臺,和郭保德看臺空著之外,剩下兩座看臺都坐滿了球迷,並且看臺四周掛著不少加油的橫幅,他們喊著,唱著。
高升也在綠國王看臺上看到了伊爾梅茲夫婦,他們正揮舞著小旗,給他與約德爾加油鼓勁。只是比賽即將開始,他與約德爾都沒有過去,只是向綠國王看臺方向招了招手算是回應。
而就在雙方球員站成一列面向主看臺,準備進行開場儀式時,主看臺第一層球迷突然發出一陣喧鬧,就跟說好似的看臺球迷集體扭過頭去,把目光投向看臺中層。
高升也看到,在中層中間貴賓席那,在俱樂部主席大衛·夏普桑克斯的引領下,魚貫走出十數名正裝賓客。這些人高升大部分都不認識,但這並不妨礙高升對於他們身份的認知。
從球迷的反應以及俱樂部主席做法來看,這些人大概都是些伊普斯維奇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現場球迷包括球員都向他們行注目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