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邀完了,就得要要獎勵了。
“領導,咱們陽平鎮的黑木耳要打入省會市場應該是不會有啥大問題的了,不過今年那麼多鄉屯都種了黑木耳,這些鄉屯的種植園幾乎都比黑土屯大,光是一個鄭家屯就是我們黑土屯的好幾倍了。我們加工廠還是小了點,光是曬耳的地方就不大夠,臨時佔用廠外的空地還行,但長久下去畢竟不是辦法,還有篩耳場和倉庫啥的也得擴建……”
許承安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論功行賞嘛,不磕磣。
周建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許廠長,做大事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問題的嘛,進省會市場那麼難的事你都有了眉目,廠子太小的事也不是不能解決,到時我再給你想想辦法!”
當初許承安的加工廠只批了五畝地,那是因為當時許承安只帶著黑土屯種黑木耳成成績,其他鄉屯還沒種呢,此外那個產業鏈大計說得雖然宏偉,然而能執行到什麼程度還不好說,就怕雷聲大雨點小。
所以周建國也不可能因為你畫個大餅就給你批很大一塊地的,還容易落下話柄。
不過他也留有後手,當初加工廠的批地選址位於鎮郊的這塊單位閒置用地很大,還是幾個單位閒置用地交界,短時間內不可能開發的,幾邊隨便薅一點就能讓加工廠擴建個好幾倍,只要許承安真能拿出成績來,周建國就繼續給他批。
但是,也不會馬上批,得先拖一下。
其他鄉屯的黑木耳快接種,如果和上年的黑土屯那樣的話,一個多月後就能採收,然後周建國想看看許承安在省會市場那邊是不是真的能運作起來。
如果一切都沒問題,那就給他批,多批個十畝八畝都沒問題。
許承安也知道不可能那麼快批下,他這次過來就是給周建國提個醒,有了大進度,讓領導心裡有個數,但是也用不了太久,最多七月份,自己帶著黑木耳去參加農業廳辦的那個農展會,回來周建國準給自己批!
……
三月底,到了黑木耳接種的時候,拖拉機每天把一車車的菌種拉到各鄉屯,許承安也開著摩托車再次來到一個個黑木耳種植園進行現場指導,直到所有鄉屯黑木耳接種工作結束,時間也不知不覺來到了四月份。
這天許承安騎著摩托車來到廠子,門外老李見到他就道“廠長,今天有您的電話!”
廠子還沒正式開業,但許承安每天幾乎都得過來一趟,主要就是看看有沒有打給自己的電話。
廠長辦公室離大門不遠,分機就放在副廠長辦公室視窗邊上不遠,鈴聲一響在空曠安靜的廠區里門衛就能聽到並小跑著過去接。
許承安隨口問道“哦,誰打來的?”
老李道“城裡的物資局,說是有兩輛咱廠的解放牌卡車指標,讓您儘快過去提車!”
許承安不由得大喜,蔡北榮給自己搞定的可不是黑木耳入場省會市場,還有兩個卡車指標,以及火車貨運那邊的環節。
不愧是蔡教授的人脈啊,動作就是快,從省會回來也就半個月左右而已吧,兩輛大卡車就安排送到滄城這邊了!
老李又提醒道“對了,廠長,物資局的工作人員還說,您過去辦手續的時候,得帶上廠子的經營執照影印件等相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