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年代:我在大山腳下修了個假仙> 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技站站長震驚,這就是黑科技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技站站長震驚,這就是黑科技啊! (1 / 2)

過得兩天,木耳種植園裡的很多黑木耳耳色轉淺,由黑變褐,耳片邊緣舒展軟垂下來,許承安便正式通知村民進入了採收期。

採收的第一天,周建國再次來到黑土屯,這次同行者還有鎮長陳元中和鎮農技站的站長王學昌。

農技站是鄉鎮政府的職能部門,隸屬於農業部,主要職能是直接面向農民推廣新技術和新產品,指導農民生產,為振興農村經濟服務。

這次周建國把王學昌帶上,就是想透過這位專業人士給許承安研究的木耳培育技術做個更科學的評價。

從周建國口中得知黑土屯木耳種植園今天開始採收,王學昌本來還不大相信。

要知道,這才五月下旬,連六月都還沒到!

細數歷年,就算天氣回暖得最快的年份,黑木耳都沒那麼快能採收的。

然而當王學昌爬上山林,來到木耳種植園之時,卻是不由得大吃了一驚。

上百個耳場,幾乎每個場子的耳木都爬滿了一茬茬的黑木耳。

“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

王學昌的眼睛瞪得老大,臉上寫滿了震驚,“不可思議”重複了三遍。

農技站的站長自然是有本事的,王學昌本身就是搞技術出身,雖說他擅長的並非黑木耳栽種這個領域,卻也對這種農副產品瞭解得很。

“五月份就出耳了,第一年春季的產量還這麼高,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

此刻的王學昌心裡就兩個字——離譜!

得到這位專家的高度認可,陪同在身邊的趙衛民高興了:“呵呵,王站長,我們這木耳三月下旬就種下了,五月上旬就發耳基,那會集體山林的氣溫也就七八度這樣,大傢伙都還得穿著外套呢!”

“這麼說來,你們這春耳,很可能有秋耳的品質啊!”

王學昌不愧是專家,雖然沒嘗過,憑藉理論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木耳按季節的話可分為春耳,伏耳和秋耳。

其中秋耳的品質是最好的,和氣溫關係大。

東北的秋天天氣涼爽,晚上甚至有些冷,溫度低溫差大,不易感染病蟲害,所以產出的木耳品相最好,營養價值最高,口感也最爽脆,加上產量低的關係,在三個季節的黑木耳裡價格最高。

其次到春耳,東北的春耳其實得在六月下旬才開始陸續採收,那個時候天氣已經很暖和了,處於春末夏初交際,氣溫穩定,口感就沒秋耳那麼好了,不過病蟲害還少,品質也還行。

最拉胯的就伏耳,夏季三伏天出的黑木耳,氣溫高,病蟲害難以完全避免,壞耳一大堆。

此外盛夏雨水多,容易流耳爛耳,總之啥問題都來,品相看著就讓人沒有食慾,還口感極差,妥妥的廉價貨,後世有很多販子就拿伏耳充好,拿藥水泡過曬捲成一團,很多人看不出來,吃的時候泡開才知道。

不過東北絕大多數地區都沒有伏耳,就出春耳和秋耳,所以品質基本都有保證。

按道理春耳比起秋耳是稍遜一籌的,然而黑土屯這春耳五月初發耳基,五月下旬新鮮出爐,那它未必就比秋耳差了,畢竟這段時間的氣溫和秋季出耳期大差不差,所以王學昌大膽地做出這個判斷。

趙衛民豎起大拇指:“王站長有眼光啊,我和許知青都已經採一些木耳試吃過了,這春耳嘎嘣脆,那叫一個好吃鮮美!”

“許知青?你們屯子的那位萬元戶?”

王學昌微微驚訝。

這個時候趙衛民提到他肯定是有原因的,莫非黑木耳種植園和他有大關係?

周建國笑著道:“王站長,你有所不知,黑土屯種黑木耳的專案,就是趙支書和許知青一起提出來並促成的!”

王學昌一聽這話就明白了。

周建國帶上趙衛民就是客氣,實際上這個專案就是來自那位萬元戶的腦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