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年代:我在大山腳下修了個假仙>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活不省心的許承安,施秋晴的沉沒成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活不省心的許承安,施秋晴的沉沒成本 (1 / 2)

而且,天氣每回暖一點,菌種的發育活力都在飛快提升。

許承安甚至估計,只要氣溫到了五度左右,這些菌種的活力有可能就和尋常黑木耳在十五度下,也就是快速發育需要的氣溫差不多了。

這就意味著一件事,黑土屯可以提早整整一個月接種!

千萬別小看這一個月,東北的氣候整年下來適合木耳生長的也就半年左右,多一個月的發育時間,黑木耳的長勢和收成都可能大增。

更何況,這木耳菌種當初培育的時候繁衍速度也快,這讓許承安對產量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自信。

他現在唯一擔心的事就是品質,長是長得快,就怕到時出的黑木耳不夠肥厚。

後世誕生的袋裝栽培法菌種發育出耳也快,然而這種促成法子生的木耳和傳統的段木法沒得比,口感和營養價值都差上一大截。

品質就得首茬木耳採收時再行考證了,許承安也無法預見。

從山上下來,許承安讓兩姐妹先回家,自己則直奔村委會找到趙衛民:“老支書,明天開始,我們就可以給段木接種木耳菌種了!”

趙衛民一聽就很是詫異:“承安,原計劃不是得等到四月,瞧瞧氣溫提升情況再說嗎,這才剛開春,外頭還冷著呢,咋就開始種了?”

“老支書,計劃有變,我培育的菌種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很強,我三月初就做過測試了,菌種休眠期間非但沒凍壞,前幾天反而開始長了,所以可以提早些……”

許承安簡單地解釋了一下,老支書不由得大喜過望,他自然清楚多種一個月代表著什麼樣的優勢:“那太好了,你這研究出了大成果啊!”

“老支書,你讓工作人員們通知一下,明天各家各戶都去耳場集合,我到時會現場示範怎麼接種!”

給村民們講課講得多了,然而僅限於理論,紙上談兵可不行,還是得實際操作演習,村民們親眼看到自然更易理解。

“行,待會我就讓人通知!”

告別了老支書,許承安剛回到家沒多久,就聽得村委會的工作人員舉著個大喇叭在外頭喊了,大意就是明天上午去耳場給段木接種,各家各戶務必準時到山上,錯過時間不候,鄰里之間相互通知。

大喇叭的聲音漸漸遠去。

許承安搖了搖頭,黑土屯通知全村村民的方式還是太原始了,停留在生產隊時期工作人員拿著大喇叭全村走人工通知的落後方式。

屯子裡已經通了電,有必要升級一下公共廣播系統,弄個廣播站啥的,嗦白了就是農村大喇叭,時代電視劇裡經常出現的那種,在村委會喊一嗓子,全村人都能聽得到。

無線的目前還不好搞,但是有線系統簡單得很,一臺功放和若干大喇叭就行,就是佈線比較長,有點費事。

不過再費事也得搞好,有急事召集或通知村民方便得不要太多,大喇叭一響,全村人就聽到了。

……

翌日,施家。

許承安六點半就起床了,比平時早了半小時。

今天八點在耳場集合,但是自己身為黑木耳專案的帶頭者,必須起到榜樣示範作用,得早些去到耳場。

要是很多村民們來了,自己才磨磨蹭蹭地出現,好像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帶頭者都這樣了,你指望村民們能有多重視。

換成以前也就罷了,然而現在許承安的身份已大不一樣,縱使黑木耳專案相關的一件日常小事,自己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

來到廚房,施秋晴已經在燒火做早飯了,昨晚許承安告訴她今天得早點去耳場,施秋晴不敢怠慢,天剛亮就起床準備吃的。

“秋晴,早啊!”

許承安自然而然地搬了張板凳坐在她身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