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年代:我在大山腳下修了個假仙> 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於實現和承安哥在象牙塔裡漫步的願望了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於實現和承安哥在象牙塔裡漫步的願望了呢! (1 / 2)

找到臥鋪床位,放好行囊,周鳳嬌從隨身的行李袋裡拿出炒瓜子,魚皮花生和餅乾和兩人分享。

而施秋寧禮尚往來,也把許承安給她買的山楂片、水果糖和糕點擺在桌子上。

兩個女人年齡相若,意氣相投,吱吱喳喳的,旅途都變得熱鬧了很多。

許承安也放心了。

認識了周鳳嬌,放假的時候兩人回家也能做伴,路上不會感到孤獨。

這趟綠皮火車從省會直通林區,最近的站點就滄城,離哈市有點遠,全程八百多公里。

綠皮火車開得慢,交通狀況好的時候每小時也就五十公里左右,還不是得在站點停下,到哈市得幾乎一天一夜。

從周鳳嬌口中得知,她唸的是機械設計。

改革開放之初,機械類絕對是大熱專業。

就算一般的大學,畢業後進廠子就是車間骨幹,升職提幹是很簡單的事,像周鳳嬌這種哈工程的就更前途無量了。

我掌握了機械精通,如果考個哈工程或哈工大機械專業,也能闖出一片天。

許承安暗中想道。

這年代綠皮火車裡還沒有推著小推車賣各種小吃的服務員,那句經典的“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前面的旅客麻煩讓一讓”亦尚未誕生。

80年代初副食品還屬於稀罕物,列車上只有豬油糕、魚皮花生等幾種副食品,服務員在餐車等著顧客過來買,不需要一列列車廂推銷,每趟車就能賣到脫銷。

後來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了,這才有了小推車,一開始吆喝的是“香菸啤酒可樂魚片幹礦泉水”,後來才變成“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

在每個站點停下的時候,外邊也有推著小推車的小販,賣盒飯煎餅烤紅薯茶葉蛋之類的小吃,肚子餓了就可以下車吃,或者開啟車窗就能交易。

在車上睡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十點才到哈市火車站,接近二十四小時的旅途。

三人拖著行李出了站。

82年的省會火車站就頗為宏偉了,這是個有著百年曆史的老站,建於1899年,也就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

站前廣場乾淨整潔,改革開放之初,經濟大潮尚未興起,在這種黃金地段也看不到什麼商業廣告。

廣場停著一輛輛有軌電車,空中是蛛網般的電線。

去哈師大和哈工程的有軌電車都有,於是三人在站前廣場告別,各自上了目的地的電車。

哈師大離火車站也就幾公里,很快就到了。

這所大學也是許承安的母校,畢業後也經常回來的,熟悉得很。

哈師大學前身是東省特別區美術專門學校,1929年建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換過幾次名字,1980年才正式定為哈師大,自此之後就沒更名了,一直沿用至後世。

站在校門前,施秋寧心情激動。

這年代的學子來到象牙塔都抱著朝聖般的心理。

能成為一名大學生是種無上的殊榮。

很多新生揹著被褥和水壺,手裡提個大網兜,裡面裝著紅雙喜臉盆、熱水瓶,飯盒和搪瓷杯子等物,因為行李箱還沒普及。

儘管是農村孩子出身,然而施秋寧的打扮在這些新生中算得上時髦的。

她有一個漂亮的大行李箱,一身前衛的秋裝,手上還戴著腕錶,這在大學生中可是奢侈品,引得其他人紛紛側目。

許承安有錢,眼光好,他給施秋寧挑的衣服,放眼省會都能不會老土。

為了不讓施秋寧在校園被人瞧不起,許承安給了她最好的物質生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