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山貨公家收的價格太低了,比如灰狗子皮才五毛錢一張,村民們都不願意賣公家,平時都趕大集擺攤,能賣到八毛錢。
給他們一塊二,多掙一半,村民們已經非常滿足了。
而自己全部收起來,轉個手和梁文峰做交易就能立馬賺個五六毛的差價。
這就是雙贏,皆大歡喜。
換成上年的話,在村裡頭做生意就不算好時機。
還沒分田到戶之前,大家都得去生產隊上工,哪來這麼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上山打獵或撿菌子啥的。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比如很多人每天沒事就來大榆樹下活動。
農忙之後,閒工夫更多了,進山的獵手不少,再過得兩個月,又到了採菌子的時候,這些收上來都是錢!
“這價格可真划算,許知青真是好人哪!”
“許知青,我待會就把家裡的全部皮子都送過去給你!”
“俺家也攢了點皮子,昨天還採了幾株靈芝,正想著趕下個大集賣了呢,幸好許知青說了這件事,否則俺就虧大了!”
“……”
許承安這一走,大榆樹下的村民便散了,都搶著給許承安送貨上門,生怕來得晚他就不收了。
一下子湧入那麼多人,施家三姐妹有點懵。
施秋寧一頭霧水:“承安哥,咋來了這麼多人?”
偶爾給許承安送東西的人也不是沒有,畢竟他是村醫,很多村民都受過恩惠。
然而沒有這種排隊上門的盛況那麼誇張。而且很多人都提著籃子或籮筐。
“他們是過來找我代賣皮子山貨的。”
許承安笑著簡單地解釋了下。
施秋晴吃了一驚,壓低聲音:“承安,你這樣行嗎,在村裡頭大量收購,會不會被當成投機倒把?”
“沒事,不會的,改革開放之後,郭嘉的政策不一樣了,還鼓勵咱老百姓創業呢,不然我哪能買到那兩輛拖拉機啊?”
許承安頓了一下:“我這是統一給村民收起來,統一用拖拉機運出去賣,方便所有人,大家都支援,這是造福村子的好事,哪能是投機倒把呢,你不用擔心!”
當然了,這番話只是安撫施秋晴的。
換成幾年前,說再多大道理都沒用,這就是投機倒把,或許還會有眼紅的村民舉報。
可是如今自己的聲望在村子裡頭支稜起來了,全村人都服自己,加上上頭的態度也不一樣了,所以許承安才敢放膽去幹。
給施秋晴解釋完,便逐一開始收貨。
他拿來個算盤,坐在堂屋的四方桌旁,輪到的村民就走進來,其他的在屋外等著。
“秋晴,麻煩你幫我清點這些山貨的品類和數量!”
“我用算盤把賬目算出來!”
“秋寧,你負責記賬,當我的出納,收了多少東西,支出多少錢,每一筆都記下來!”
許承安根據各人能力給家庭成員分工。
施秋晴經常替自己處理獵物,剝皮子,她對於這些山貨挺在行的,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而施秋寧唸書最多,寫字記賬和簡單出納自然不在話下。
“二姐夫,那我呢?”
見到許承安沒給自己分配工作,小丫頭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