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要湊錢一輛拖拉機又談何容易,尤其是黑土屯這種小山村。
任務來得也很不是時候。
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辛苦了一年,誰不想留點錢,過年整點年貨啥的。
而且不久之前村裡頭才來了支打井隊,給十幾戶人家打了洋井,這些家庭都花了不少錢的,個別還是東拼西湊才夠,要他們再集資買拖拉機,那是難上加難。
果然,回來全村開會一說,幾乎就沒幾戶贊成的,強烈反對的聲音佔了絕大多數。
許承安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老支書,這個拖拉機指標的問題,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哦?”老支書連忙問道:“有啥法子,你快說說看!”
“雖然這輛拖拉機是上頭給村裡的指標,但是賣給個人也是可以的吧?”
“賣給個人?”老支書一臉愕然:“一輛拖拉機得幾千塊,咱村裡湊錢都湊不上,誰能自個買?”
“老支書,不瞞您說,我想買這輛拖拉機!”
“你?你有這麼多錢嗎?”
老支書震驚了。
施家那條件他是清楚的。
許承安雖是城裡的知青,但早早父母也沒了,條件好不到哪去。
許承安淡淡地道:“沒有,我想貸款買!”
他手頭的錢其實買輛拖拉機已經差不多了,然而許承安還是打算貸款。
把銀行裡的錢弄出來,錢生錢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
趁著這個機會,也和銀行那邊打打交道。
“貸款?”老支書一聽便眉頭深皺:“承安,這可是好幾千塊錢,銀行那邊哪有這麼容易貸到!再說了,你貸這麼多錢,一年下來光利息怕是就得幾百,能還得起嗎?”
許承安不為所動:“呵呵,老支書,我這拖拉機又不是放著不用,可以跑運輸的嘛。”
現在買輛農用車跑運輸,就和買了只能下金蛋的老母雞無異。
很多膽肥的人就是買了輛農用車起家,成了萬元戶。
80年代初也是買農用車最好的年份。
早幾年的話還沒開放。
做生意被視為投機倒把。
容易被批鬥,個人也很難買得到拖拉機。
太晚的話,到了80年代末,很多人有條件買農用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