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當然也知道不管是在古代這種冷兵器時代,還是在現代的熱兵器時代如果發生了戰爭的話。
那麼一定要在自己的國境線以外打。這是最起碼的常識,因為如果讓戰爭發生在自己的國家以內的話。
戰爭哪裡有不死人的,即使是自己在小心,在自己的國境線以內發生戰爭,輸了受苦的是平民百姓。
贏了,受苦的還是那些平民百姓,而把戰爭控制在自己的國境線以外的話,不管是戰事的輸贏。
最起碼可以保證的一點就是,不會讓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因為戰爭而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不會讓自己國家的老百姓承受因為戰爭而帶來的苦難。這個道理人人都懂,武明現在只擔心小種相公和他的種家軍。
在歷史上,種家軍可是一個很能打的部隊,他們多次的和西夏人作戰,可以說是輸少贏多。
打的是西夏人對於種家軍可以說是聞風喪膽,武明就納悶了,在歷史上這赫赫有名的種家軍明明比楊家將還能打。
為什麼在各種演義裡面就沒有種家軍出彩的地方呢,仔細的想了一下,武明終於想通了。
這一切的原因就是種家軍的創始人種世衡沒有楊家將的創始人楊老令公能生養而已。
種世衡的兒子雖然也多,他和楊老令公一樣生養了八個兒子。但是其中的著名將領卻不多。
也就僅僅只有老種相公種諤和他的兒子小種相公种師道在演義裡面留名了而已。
至於其他的種家軍名將,雖然他們對大宋朝忠心耿耿,並且大多數都戰死沙場。
但是他們為什麼不出彩呢,就是因為他們中間相隔的時間太長了,在真實的歷史中。
北宋統治的一百六十八年間,種家軍英雄輩出:種世衡、種詁、種諤、種診、種誼、種樸、种師道、种師中皆為將才。
種家子弟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沙場。這些為國捐軀的人,最少也是相隔祖孫三代了。
而楊老令公卻不一樣了,楊老令公金刀楊繼業同樣是生養了八個兒子,但是他的兒子們都比較爭氣。
楊繼業歸宋後,帶領著他的七個兒子個一個乾兒子,就是“七郎八虎”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為宋室江山立下可汗馬功勞!對於楊家將來說,最大的功勞就算是“金沙灘雙龍會”了。
評書裡有云“功高莫過於救駕,計毒莫過於截糧”!在這次宴會上,大郎裝扮成宋太宗。
二郎裝扮成八賢王,七個兒子全部去赴宴。要知道評書裡常說的“會無好會,宴無好宴”啊。
楊繼業一個兒子都沒留,全派出去了,這份忠心,天日可表!結局很悲慘。
楊家此次宴會,幾乎全軍覆沒,大郎、二郎席前遭難,三郎被馬踏如泥,四郎、八郎流浪番邦。
五郎出家,就六郎和七郎殺出重圍。結果,最後還是被大奸臣潘洪潘仁美設計害死。
一代忠義楊家將,只落得滿門孤寡,這就是楊家將的七狼八虎出幽州的故事。
楊家將之所以在演義裡面被大書特書,那是因為他們的忠烈在那個時代是最符合統治者的忠君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