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老目露緬懷之色,渾濁的雙目中翻湧著回憶的浪潮,諸多往事在心頭一一浮現,卻並未直接解答此指骨的來歷,反而問道:“你還記得不悟那小子麼?”
“不悟禪師?自是記得。”
顧擔微微點頭,對方搏命一擊給他都帶來了些許傷勢,哪裡會直接忘卻。
“除了不悟那小子,你還見過哪位佛門高僧?或者說是佛門信眾?”姬老再問。
“這”
顧擔一愣。
此時再回想一番,除了那位不悟禪師之外,的確未曾再接觸過任何一位佛門中人了,就連其他的和尚都沒有見過。
但這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顧擔說道:“宗明帝獨奉道教,以使方士之流大行其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文武百官自是不會作對,民間也有樣學樣,清風觀日日夜夜香火不停,佛門受到壓制不是理所當然?
既然明知宗明帝不信,自己在皇都也不討喜,自然不如去別的地方佈施。”
這番話說的是有理有據,任誰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結果姬老卻是聽的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後合樂不可支,像是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
“那群禿驢,只要能夠廣傳香火,什麼做不得?麵皮才值得幾個錢?宗明帝不信他們就不過來了?”
姬老嘴角勾起一絲譏諷的弧度,說道:“看問題不要太過表面,你現在還太年輕,又不怎麼讀史該多讀些史書,讀史可使人明智!”
顧擔:“.”
好傢伙!
他一個活著的長生者被人教育要多讀史書!
不過現在的他確實還年輕,歲月還未曾帶給他過於深厚的沉澱,難免稍顯淺薄。
在這個時代,還有很多人走在了他的前方,探尋已久,懷揣著知識的珍寶和老道的經驗,有著很多值得他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他決定這幾年多來姬老這裡的原因。
如今的他尚且只是一個開端,還有很多需要跟著前人學習的地方。
只有等到一代人逝去,經歷過歲月的打磨,他才算真正開始自己長生者的一生。
厚積方能薄發!
時間到了,他就是活著的史書。
到了那時,便是他可以用姬老的語氣去教訓後輩的時候。
而現在,他就是那個被教育後輩。
所以顧擔很乾脆的目光左右轉了轉,見到一把椅子,湊過去端放在姬老的面前,說道:“您老先坐,咱慢慢說。”
姬老滿意的點了點頭,很是欣賞顧擔的態度,倒也不再賣關子,直言道:“你之所以見不到什麼僧眾,是因為一百多年前,大月境內的僧侶幾乎被殺完了!那場滅佛行動,持續了將近一代人的時間,這才是你在大月境內,幾乎見不到什麼佛門中人的原因!”
正所謂說話要言之有物,姬老一開口便是深藏在歲月之中的驚天大秘,讓人不由自主的豎起耳朵。
顧擔也曾觀摩過一些史書,但史書上對滅佛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詳細記載,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此時回想起來,也不過是八個字而已。
【僧怒帝,帝憤而剿之。】
這八個字既不盛大也不恢弘,甚至連個下文都沒有,似乎到這裡就結束了,實在不是什麼值得深刻記憶的點,屬於掃一眼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