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徐直合手中那冊《皇天真經》的修煉精要。
他眼中流光旋轉,厚土玄經的橙芒慢慢轉入琉璃金的色彩。
練氣術終究與拓孤鴻有了差異,兩人的修煉不同,發展也不同,同源而不同性。
相同練氣術的差異很好判斷,從內氣的光華便能得知一二。
不同程度,不同質量的內氣營造的色彩完全不同。
他的是琉璃金,拓孤鴻的是琉璃彩。
一者純色,一者是流雲漓彩。
難言兩者的高下,但兩人如今探討厚土玄經之時,拓孤鴻明顯多了一分思考。
修煉向來越辨越明。
對兩人來說,在宗師階段,對方就是最佳的參考。
如同燕行俠與燕玄空坐地論道,在燕府經常要說半天,徐直和拓孤鴻的爭論也不少。
因此而帶來的收穫也巨大。
徐直已經將厚土玄經做完修正,定下宗師階段的修煉框架。
當修為處於宗師之下時,他曾經想著厚土玄經消耗的越少越好。
少用天材地寶,精化練氣術,讓修煉可以攀沿而。
但到了現在,徐直反而將這種念頭放了下來。
這大抵是他將厚土玄經修煉成功了的緣故。
蝦米吃水藻,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強大和吃什麼相關,吃的越多,吃的質量越高,顯然會越強大。
厚土玄經的練氣也是如此。
除了宗師階段前略做調整,給自己八字還沒一撇的後人留下一份精簡心得,徐直已經開始放飛。
越少越好,那不可能。
能吃多少吃多少,能吞多少吞多少,必須發揮厚土玄經最大的優勢。
即便宗師階段也不例外。
這理念與拓孤鴻並無區別,也無怪乎拓孤鴻下南洋抓銅鯨,還要帶著他去龍之遺蹟。
愈加臨近龍之遺蹟開啟的時間,徐直也不斷整理著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與盧勝安完成打鬥的調整,他進入到修為完善調整,巡查司總府職位工作完善。
這一年。
已經結束了。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難熬的年。
北疆皇室的動亂,南澳的災荒,東嶽通訊鋪設等一系列**引發的麻煩。
這其中波及的人太多太多。
更有風雨欲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