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煌邊塞群雄論道,這讓徐直見識到了頂階的大修煉者的能耐。
不時有新的見解出爐。
另一方世界的聖唱術開始衍化成現實世界中的產物。
以內氣為基,氣勢為輔,橫跨東嶽、南澳、瀛國三大不同風格的修煉者體系,但最終又慢慢的聚合到一起,形成了最終的產物。
《跳直秘術》
徐直很反對這個名字,不僅不好聽,還因為裡面包含了他這個始作俑者名字的一部分作為紀念。
當然,能將個人名字寫入秘術是一樁不小的榮耀。
但徐直不想和跳跳並列。
尤其跳跳死亡後身體挺的筆直筆直,與這門秘術還挺應景。
但是十六位大宗師沒意見,十四位宗師也沒意見,三十票贊同的情況下,他這點微弱的反對沒有效果,畢竟他連投票權都沒有。
但他有個選擇權,選擇是命名《直跳秘術》還是《跳直秘術》。
徐直選擇了後者。
前者會以為是跳高的秘術,徐直決定不誤導後人,免得捱罵。
修煉這項秘術的耗費並不高。
若是大師階段的修煉者,並不需要耗費資源就可以修煉成功。
只是想向上提升,便不可避免的要依賴秘藥穩定精神,更需要一些藥物維持可釋放秘術的次數。
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實驗,諸位大宗師發現一次打殺兩百的數量很可能就是極限,便是他們也不例外。
方圓五百米的範圍也是極限。
數量過多,則難以讓跳跳死亡。
範圍太廣,又無法鎖定,更涉及了效果的問題。
跳跳們的腦容量,和遺蹟生物的特色成為了排除秘術意外傷人的最佳條件,這也是研究時耗費時間最多的環節。
“這秘術不錯。”
便是皇普圖都點頭讚歎不已。
南澳人每年必須給他們來趟跳跳災,有了《跳直秘術》,他們清掃跳跳就要方便很多。
這種秘術的存在甚至能讓南澳人放棄在邊界投放跳跳。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秘術很可能對亡靈生效,真若是有那麼一天,這道秘術會成為東嶽投放量最大的秘術。
皇普圖絕對不想遇到那種場面,但又不得不防備這種可能。
如今堵死了一條路,不僅南澳人臉上帶喜,東嶽眾人也是人人臉上有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