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和一些護衛停留在後方遠處,輕鬆的看著,這種場面以前經常遇到,在宋軍還敢跟蒙古人野戰的時候,仰攻山頭不止一次發生過。
一般情況下,光是騎兵靠近攢射的箭雨就足以摧毀宋軍的鬥志了,步卒上去不過是擴大戰果結束戰鬥的。
他從這裡路過,是回去汗庭向窩闊臺覆命的,既然遇到了宋軍,順手收拾了也不會耽擱太久。
有人遞給他一皮囊清水,忽必烈接過,大口的喝起來。
前方的戰鬥,放出了第一箭。
呼嘯而過的蒙古騎兵帶著幾乎可以遮蔽他們身形的漫天塵土從山腳下疾馳而過,他們手中的狼牙箭和山上宋軍的弩弓幾乎同時放出來,兩撥箭雨在空中交錯,宛如對潑的水滴。
蒙古軍是仰射,宋軍是俯射。
常理來說,宋軍是佔據了地形優勢的。
結果卻令人唏噓。
蒙古人的箭矢,憑藉讓人膛目的精湛射術,越過盾牆,飛過槍手們的頭頂,直直的射進弓弩手的隊形之中,每一箭都有威脅,每一箭都有傷亡。
而宋軍的箭矢,似乎總是慢上一拍,大部分都落在了馬屁股後面,寥寥無幾的射中了蒙古兵,但蒙古兵善於躲閃,射箭之後全身都縮在馬背上,縱然僥倖射中,也沒有中要害。
單兵軍事素質的強弱優劣,從這短短的一波對射中顯露無疑。
蒙古騎兵馳過了正面,在前頭轉了一圈,迅速又掉頭回來。
這時候漢州兵被射得亂哄哄的弓弩陣卻一片慌張,不少人被射中,倒地慘叫,一些人去救治,能立馬對蒙古人去而復返的舉動做出反應的兵卒並不多。
軍官們在嘶聲大喊,怒喝著下令繼續開弓,在他們的罵聲裡,蒙古人的第二波箭到了。
兩次射擊的間隔,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
又是一場屠戮,沒有重甲防護只穿著布甲的弓弩手輕易的被對手射得毫無還手之力,三百五對五十的對射,竟然打出了一面倒的結局。
當第三波箭帶著尖嘯聲劃破長空時,漢州兵的弓弩手已經徹底被壓制了,能夠站立著還射的幾乎屈指可數。
躲在盾牆後面的長槍手們被軍官們喝令不得回頭,如果他們看到身後的戰友被射的慘像,很難說不會心神動搖。
山下的蒙古步卒,已經接近到了數丈的距離上,從盾牆的縫隙間看出去,晃動的蒙古皮盔近在眼前。
“殺!”
棄馬登山的蒙古兵喊著囂張的口號,瞪著發紅的眼,手中的長矛彎刀狼牙棒,砸向了長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