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弘就坐在地圖的對面,跟幾個人說著事。
“農墾還要進一步推進,要加快,各地地方官要堅決的貫徹鬼王府的意思,但凡有農夫掘荒地的,不但要免除新開田地的賦稅三年,而且還要發給種子,鼓勵他們這樣做。種子要用占城稻,我前段時間已經拜託瑞福祥從江南大量購進佔城稻的種子,發下去,不要捨不得。”
“大理多山,山上缺乏水源,水渠的修築要列為首要大事,這不光利民,還能起到灌溉田地的作用。”
“梯田要由官府主導建設,這玩意費時費力,很花錢,但山地上沒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從石頭縫裡摳出田地來,種出來的糧食至少可以解決當地百姓用度。”
“大理常備軍全部遣散,各回各家,沒有家可回的,就安置在皇莊裡當農夫,我們要的是精兵,不是南郭先生。如果他們想加入石門蕃軍隊的,挨個去考試,能透過我們的考核的,也可以繼續當兵。”
“大理沒必要保留軍隊,有我們石門蕃軍隊在,還怕什麼人打進來?”
“茶葉可以繼續在蠻部山區推廣種植,瑞福祥的人說,我們的茶葉在外面很吃香,那就大力的栽種,價格便宜點無所謂,重要的是佔領市場,把別人擠出去。”
“跟周邊的蕃部,關係要繼續保持,國書都遞過去了嗎?告訴他們只不過換了個人當皇帝,依舊姓段,生意還是照常做,沒什麼區別。”
“石門蕃裡面的鑄造坊不能停下來,兵器鎧甲的打造不但不減,反而還要加強,注重質量,不要圖快就粗製濫造,出了問題按銘文追責。”
他一件件的說著,口若懸河,坐在他對面的幾個人忙不迭的記著,腦子裡一時間記不住,就在紙上寫寫畫畫,稍後這些東西都要成文,發下去的,不能搞錯了。
宰相董若堂也是其中之一,好不容易等長孫弘停下嘴巴,他才停下筆,看看滿篇淋漓的紙,發愁道:“鬼王,這些事情都要用錢,光是梯田一項,就用度不少,壘石頭圍山造田,不光花時間還要花人工,請人就要給他們吃飯,我們庫裡餘額不多了。”
工部尚書是個胖胖的中年人,也愁眉苦臉的道:“是啊,鬼王,水渠修築,也極為費錢,雖然石頭可以就地取材,但人工很貴。還有一項,石門蕃裡面的作坊要製作兵器衣甲,銅鐵之物都是價格昂貴,鬼王對兵器的質量要求又很高,非上等鑌鐵不能出產,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成本,一套鬼甲須用錢百貫,我們負擔不起。”
“人工的事,我會跟三十六蠻部酋長們商議,這是為蠻民造福,他們理當出人,並且自行解決伙食。”長孫弘顯然已經想到了這一點,說道:“誰出的人多,出的力大,我就多收他們的茶葉,涉及利益,他們會同意的。這一項做好了,我們在蠻民心中的地位會進一步提高,為今後的改土歸流,起到鋪墊作用。”
“至於鬼甲,能造多少是多少,錢我來想門路。”
幾人聽了,雖然依舊眉頭緊鎖,但多少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不多言了。
“還有一件事。”戶部尚書等眾人不說話了,迫不及待的開了口,他臉上掛著有些難堪的笑:“鬼王要鼓勵生育,下令若有婦人產子五人以上的,發匾額一面,錢一貫,名字寫入宗廟祠堂。這……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
他苦著臉,不安的道:“以往只有貞潔烈婦有這種待遇,生孩子生得多也這樣辦,好像從未有過。”
其餘眾人也是相視而笑,都說大理鬼王長孫弘有大智慧,能文能武,上馬殺敵下馬治國,施政方略條條切中要害,頗得人心,唯有這一條,稀奇古怪,從未聽說過。而且還強行把婦人的名字寫進宗廟祠堂,有很多牴觸。
長孫弘微微一笑,把手指在桌子上敲來敲去,對戶部尚書道:“有何不可?婦人出門能種地耕田,入戶能做飯洗衣,沒有她們,何來人間陰陽調劑?你我皆婦人所生,男子能入得祠堂,婦人為何不可?大理人丁不旺,又地處偏僻,不訂下這一條,十年二十年後定然還是這般模樣。要想大理興旺,人口數量必須漲上去,婦人們不可或缺,匾額要掛,銀錢要發,名字一個也不能少!”
他把臉一板:“誰不肯,那這個宗族也就不要在大理呆了!”
戶部尚書一個哆嗦,連連稱是。
幾人又議了幾件事,然後起身退出,段五恰好進來,拿著幾塊鐵板樣的東西。
長孫弘看他拿著的,眉毛就揚了起來,喜道:“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