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軍隊裡的珍貴資源,水車隨軍而走,水都是限量供應只供飲用。
除非是高階的軍官,否則行軍在外半年不洗澡那太正常了。
除非軍隊傍水駐紮,一般的軍士才有機會到河裡洗個澡洗一洗衣服。
行軍之苦,這才揭開了冰山之一角。
大唐現在是很富庶,每個從徵健兒的口糧能夠達到每日兩升米的標準。
這兩當然是換算之後得來的結果,軍隊裡所有的軍糧都換算成米來計算。
每人每天兩升米,聽起來能撐死人。
但實際執行下來,卻未必如此。
軍中的軍糧是以粟米為主、糜子(黍米)為輔。至於白麥面和白大米。
在大唐時代還只是貴族的主食。
到了軍隊裡也不是普通軍士輕易就能吃得到的。
一般只供軍官。
除了主食,軍隊裡的軍糧還包括酒、肉、醋、醬、茶和鹽這些東西。
酒是利於儲存不易發酸的果酒,軍隊裡也有釀酒師隨軍而行。
按規矩是每人每天有一斤酒的指標,但除了軍官平常沒人能夠喝上酒。
一般是戰前總動員再不就是打了勝仗以後,普通計程車兵才能喝點酒。
肉是醃製的酢肉或者風乾的脯肉,按標準來說每人每天有一斤的肉可以吃。
同樣的,除非是軍官或者戰前再不勝利之後,否則很難吃上肉。
每天實際上分到每個士兵碗裡的有二兩肉算不錯了。
李行周他們今天吃的軍隊裡的第一頓飯。
就只放了幾勺子豬油,根本沒有肉。
在軍隊裡,想要吃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鹽、茶、醋、油這些全是按人等份每日限量供應。
軍隊裡的馬是珍貴無比的資源。
馬料是由苜蓿、黃豆和粟米的混合物。
光吃青草那是要跑肚拉稀害病的。
馬比人要吃得好,一匹馬要抵得過六個人的口糧。
……
李行周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
向他那種雪夜下鄯州的只能流傳於市井之中。
真正的名將,就是薛訥、黑齒常之那種動拽二三十萬的規模。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的開銷都是驚人的數字。
因此兵法中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