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出征突厥就是武則天給李行周的另一個重要的考驗與栽賠的機會。
大唐非常重視軍功,在戰場上殺出了成績的將領,回朝之後封侯拜相的比比皆是。
近幾十年來大唐以文治為主,因此很少有人因為軍功而大放異彩,薛訥幾乎是一枝獨秀。
現在北方突厥叛亂,這對大唐帝國來說是莫大的危機,對軍隊的將領來說卻是莫大的機遇。
野心勃勃李行周就盯著這事兒了,現在哪有放鬆的道理?
好在,武則天也樂意成全和有意栽賠。
武則天說道。
“另外,從軍在外不比在洛陽,一切都要權宜從事量力而行。在洛陽出了什麼事情,或許還有商量和補救的餘地;在軍隊裡出了差錯,可能就是丟掉性命的干係了。李行周,你還年輕,要慢慢學會謹慎!”
“當年,你和薛訥一起出徵過吐蕃,經驗豐富,不需要朕教你。”
“是,臣謹記!”
李行周答道。
“李行周,你還年輕,有天份有才智有機會,這都需得珍惜。”
“各方面該要學習和改進的,要認真且謙虛的來進行。”
武則天說道。
“朕不可能時時刻刻在你耳邊叮嚀,遇事你要多想幾個為什麼、多想一些可能的後果,所謂三思而後行。”
“人在官場,要把事情做對不容易,犯錯卻是輕易得很。”
“你入仕才幾天,犯了多少次錯了自己想一想?本宮當面指出的就不止一次了吧!”
“臣惶恐,臣會反思的!”
李行周拱手道。
武則天微笑的點了點頭。
“李行周,朕敲打你不是貶低你,而是器重你。”
“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也沒有人不會犯錯。”
“難能可貴的是你是一個很有悟性和潛質的年輕人,朕才會費心親自指點。”
“你去問一問武承嗣和武三思那兩塊大頑石,他們犯了錯朕是如何對待的!”
李行周笑了一笑,說道。
“嚴師出高徒,臣能領會陛下的一片苦心!”
“是,臣謹記!”
李行周眼睛一亮,武則天把話說透了,看來真沒把我當外人。
“這次出兵突厥對你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歷練,別讓本宮失望了!”
武則天說著站起了身來.
“離出征的時日不多,你有時間要多陪一陪太平。”
“是……臣遵旨!”
......
太平公主走了進來。
遠遠的看到李行周獨自一人呆坐在那裡。
便輕輕的走了過來,挨著李行周坐了下來,也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