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在天子面前臉擺一擺辛勞,表一表勤勉。
這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也無甚好說。
好在事情雖多,卻都是有章可循,武則天實際理政卻已不下二十年。
對於國事早已熟於心一一循章處斷不提。
待這些大事小事都料理完畢竟,大朝會已經進行了個多時辰。
這時政事堂及各衙均已奏事完畢竟。
下面便是文武百官自由進奏時間所謂“有事早奏無事退朝散班……”
此時,眾官便可不必再像剛才那樣謹守衙職司的區分,准予自由奏事。
武則天剛一宣令百官進言,頓時就有國子監李四維出班奏請廢除通科。
“科考者,掄才大典,為國選才,不可不慎。通科者也,前所未有,豆古不聞,尤當慎之臣竊以為此事不可妄行之……”
李四維言語剛罷。
文臣班次中又走出秘書郎崔元慶,手持笏板附奏曰。
“李監丞所言極是。明歲科舉中新增之通科當罷廢之。”
便是陛下御行通科,臣亦以為不能之過切,宜令群臣詳議利弊之後,若果能行之再行不晚矣……”
國子監承乃國子監中之屬官。
秘書郎乃秘書監中之屬官。
有此兩人提議之後,頓時引來和聲如
“臣附議!通科之設名為博採眾家之所長,實則雜糅拼湊,非驢非馬甚矣。科考乃天下士子之所仰望。”
“於科考中設此非驢非馬之通科,則天下士子做何想法臣固以為必當罷廢之……”
“臣亦附其議。而今為通科之設,士林已是群議洶洶,皆以為不可。陛下乃聖明天子,必能以百姓心為心順應民心而罷通科……”
“臣附議……”
“臣附議……”
一個接著一個,一時間通科真成了過街老鼠。
宣政殿內一片如的罷廢聲。
眼見此事的發動者起自國子學與秘書監。
附議者十有七八皆是北地舊族的世家閥子弟。
班次內分屬武黨與李黨的朝臣們俱都絨默無言,既不出言反對,亦不出班附議。
這是近年來中間派少有的一次集體發聲,氣勢正盛。
武李兩黨實在犯不著為此不關己之事出頭,樂得看熱鬧了。
當然,武李兩黨中也不乏有在心底暗自譏笑的。
士族閥子弟向來把仁義道德喊的震天響,口稱以德報怨。
如今科舉剛過,便如此瘋狂反撲,如此行為那裡還看得到半點世家氣度?
這分明是科舉上落了面子,傷了名聲之後急紅了眼,要廢除通科。
這場熱鬧真是越來越有看頭了!
中間派一呼眾應,附和如站在班次前列的政事堂五宰相之一婁師德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