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帥說了一陣看起來有些沮喪。
說話聲也稀疏了,紛紛轉頭看向李行周。
可李行周也默然不表態。
確實現在唐軍兵力有限,很難完成大規模的戰役目標。
可坐等党項投敵也是一件十分失利的事。
一則此消彼長的道理,党項投向吐蕃。
削弱了唐軍陣營的力量而且增強了吐蕃的實力。
二則唐軍欲有所進取就要野戰,出隴右就是党項、
有熟悉當地的盟友和孤軍奮戰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過得許久,李行周總算說話了。
“派幾路信使出去,催促隴西道大總管等地兵馬儘快調攏党項大寨,不得有誤!”
眾人一聽這個命令心下也就瞭然。
現在的情況也只能如此,等待十萬大軍聚集之後才能乾點正事……
心急解決了任何事。
中軍商議之後也沒任何動作。
左翊衛依然和往常一樣行軍。
過得幾天,從党項大寨又來了訊息,是野利氏的信使。
野利氏帶來了一個重要訊息。
吐蕃要求嵬名道和拓跋繼琴一起去吐蕃軍歃血為盟,嵬名道竟然不顧羞恥答應,看來是鐵了心要向吐蕃靠攏。
而野利氏的公主野利鷹王也被帶走了。
左翊衛中軍從信使那裡得知了這個訊息後。
嵬名道的所作所為自然讓唐人們嘲笑了一通。
不料這時李行周的反應十分激烈。
比剛得知党項人要投降時的意外突然情況還要惱怒。
倒是讓人十分驚訝,前後態度反差也太大了。
前幾天李行周還很理智而穩重。
很沉得住先聽了左右的諫言之後才微微表了個態。
不料今日他竟然暴跳如雷。
當著眾人的面就破口大罵。
將嵬名道和仁欽崗大讚普的祖上十八代都挨個罵了一遍。
滿口汙言穢語讓軍中的大老粗都感到自愧不如。
“老子要將仁欽崗碎屍萬段!”
李行周咬牙切齒地一拍大案喝道。
“傳令各軍加速前進,三日內殺入柏海!”
他震怒之後臉色恢復了冷然,殺氣頓時在大帳中蔓延。
比破口大罵的時候還要讓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