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語帶興奮的搖搖手道:“其它的稍後再說,我倒是要告訴你一個好訊息”
“什麼?”
“崔銀拜表告老了”
告老,自然是告老還鄉,也就是辭職的意思了!
聽到這個訊息,李行周如何能信,那崔銀分明剛走,怎麼可能這麼快?
“昨日午後,崔銀就親往京兆衙門領還了崔白義的屍身,當天下午草草收斂後便即入葬在了城外義莊。”
言說至此,柿子話語稍頓的感嘆了一句。
“這位崔侍郎真是好硬的心腸啊”
王朝時代特別講究死後歸葬祖墳,認為此舉才是落葉歸根,此後才有子別世世代代之祭祀,所以雖客死異鄉者也必歸葬祖墳。
是以史書乃至《孝經》中常有“千里
扶靈而歸”的記載,譬如那杜甫便是客死異鄉,因家貧不能歸葬,以至於靈柩在寺觀中停駐將近五十年之久後,才最終由其孫遷回故鄉祖墳安葬。
寧可不下葬停在寺觀中長達五十年,也要最終等著回葬祖墳。
從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李人喪葬觀中對祖墳的看重。而越是大戶人家對此的看重也就愈厚。
清河崔家傳承近六百年,崔白義身為嫡系子孫卻被其祖父安埋在了專門收葬餓殍倒屍的義莊。
此舉固然是為了撇清了崔白義與崔門的關係,但在時人看來,這也是一個當祖父的生生讓親孫子做了孤魂野鬼。
何其狠哪!
不過柿子的感慨李行周這穿越者倒是體味的不深,他更關心的是崔懷禮告老的事兒。
經他一催,柿子轉了正題。
“昨日草草的料理了崔白義的葬事之後,崔銀便在今日上晌的時候向神龍天后遞呈了告老的奏章,隨後才有了到你這裡的舉動”
“那……可準了?”
“似他這般品階的高官那有一告老就準的?如此豈不顯得神龍天后及朝廷太涼薄,總得經過三次慰留之後才會正式下詔賜金還鄉,介時少不得還要政事堂齊出都門為之送行”
原來是上午遞的告老奏章!終於確定了這個訊息,李行周心底頓覺一鬆。
少了這麼一個心思陰柔、官位又高的敵人,任誰都會有如釋重負之感。
輕鬆之後,李行周也自疑惑,崔銀如此高位,論理崔白義的事情當牽連不到他。
便是牽連的到,他也不至於就要告老,更別說行事還這麼急!
“他這匆匆告老的舉動還是小騰挪,目的既是為了儘快平息因崔白義之事給崔家帶來的震盪,也是為了保全子孫。”
“崔銀年近七旬,便是今日不告老又還能在朝堂呆上幾年?所以他此次小騰挪的這一搏竟是又成功了”
隨著柿子的解說,李行周才明白過來。
李行周在考場了一個月,柿子在酒樓裡待了一個月,這人生閱歷也是大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