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中數不盡的陰暗爭鬥與鮮血殺戮。
尤其是在親眼看到天后踩著兩個親生兒子的屍體後。
這也是她的哥哥啊!
這世間許多在別人看來要塌天的事情在她眼中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雖然是個女人,雖然只有二十出頭歲,但因著過往的那些經歷。
太平公主自然而然養成了一股泰山崩於前也能不稍改色的靜氣與大氣。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
登上城樓乍一看到李行周主動逼向左羽林衛的刀刃槍鋒時。
臉上居然露出了動容之態。
只當過這個動容與李行周究竟有多大關係,就真有些說不清楚了。
霎時間,太平公主突然有些好奇,好奇這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貢生們到底在喊著些什麼,以至於讓他們如此的狂熱。
說來好笑,或許是因為離得太近,也或許是因為這聲音太大。
所以反倒是聽不清楚了。
沒過多一會兒,派下去就近打探的人回來了,回報的清清楚楚:
“請聖像,入皇城,朝天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那探信者的回報還在繼續。
太平公主的心思卻飛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看過太多的權謀手段後她更是無理解。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明知那樣做便是種下了深不可測之禍還偏要去做。
這究竟是為什麼?
儘管她知道儒家典籍中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君子之仕,取其義也”的話。
這個人,這個問題困擾了太平公主太長時間。
但現在,此刻,目睹了李行周剛才悍不畏死的抉擇。
耳聽到他呼喝出的那些話後,她似乎理解了一些什麼。
飄飛的思緒最終被那個左羽林衛薛訥給拽了回來。
太平公主回過頭來。
薛訥用手指了指下邊的青衿洪流。
“他們馬上就要到了,咱們要不要關閉城門?或者出動左羽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