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坊門來看熱鬧。
尤其是家中有孩子在進學的更不會錯過這樣的盛事。
怎麼教誨孩子努力向學?
這可就是最鮮活的例子啊。
距離放榜的貢院越近。
長街上逐漸彙集起的貢生洪流就越壯觀。
而長街兩邊聞風來湊熱鬧的百姓也就越多。
及至到了貢院門口時,簡直就是人山人海,熱鬧到了極處。
李行周出門的時間不算太早。
所以他隨著洪流走到貢院門口沒等一會兒。
便聽隆隆三聲鼓響之後,貢院那扇高闊近丈的朱漆大門緩緩開啟。
士子洪流中的喧譁聲頓時小了下來。
眾鄉貢生不約而同的整了整身上的儒衫,端肅著臉色。
保持著自發形成的隊形魚貫著透過那扇朱漆大門進入貢院之中。
繞過貢院門內那面繪著孔聖講學圖的寬大照壁。
貢生們分成左右兩個方向彙集到了照壁背後的碩大場院上。
場院背後是大門,正前方是一排軒敞的堂房。
堂房最中間的屋子裡照例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的木製雕像。
兩邊乃至於堂房背後的那些房屋便是貢院的公事房了。
組織考試、判定考卷俱都在這些公事房裡完成。
至於碩大場院的兩邊,自然是一排排嚴格對稱、被隔分成許多小間的考房。
也有稱為考棚的,這種稱呼自然是在抱怨那考房實在太小的緣故。
總而言之,整個貢院給人的感覺一則是大,二是莊肅沉穆。
環境如此,再加上士子們的心理作用。
幾千貢生聚集的碩大場院上自然而然的就鴉雀無聲起來。
這與適才來時長街上的熱鬧喧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李行周也靜默著不發一言,但受周圍環境及人的刺激。
他的心情也慢慢的緊張起來。
時辰到,主考官出來,獻三牲祭孔子,眾貢生們隨著遙向行禮。
這些個儀式就不說了,總而言之在一系列繁瑣。
但實實在在營造出莊嚴氣氛的儀式後。
隨著那幾塊覆有明黃錦緞的大告示欄被抬出。
今次科舉的最終結果終於要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