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有人大大的不順了!
竟敢煽動闔縣百姓的情緒,讓他們沸反盈天,激動上書,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勢。
“來人吶,給本官更衣,我要升堂!”
崔幼黎敏銳的感覺到這份繳文的的背後,對他的職業生涯的影響。
他拍打著桌案怒吼道。
崔幼黎氣鼓鼓的去升堂,看誰都是不順眼,把手下從縣丞、主簿、典史到捕頭、班頭,挨個臭罵了一頓。
罵完了還得分派任務,扔下根大紅的火籤,對那掌管治安緝捕的張捕頭下令道。
“給我查,查出來甭管是誰,都給我枷回來!”
張捕頭不敢多言,便撿起火籤,領著幾個班頭就下去查案抓人去了。
這些粗人一走,大堂中便剩下縣丞主簿等人了。
能留下來的自然是親信,崔幼黎十分倚重他們,他愁眉苦臉的道。
“諸位,這個事情處理不好,我們是要倒大黴的,咱們得從長計議啊。”
“這天下大勢,我想大家都還是很清楚的,前段時間,長安城裡傳來訊息,最近不是修那個什麼《氏族志》嗎?咱們的那位陛下竟硬生生的將崔氏從第一拿到第三。”
“聽說郡裡的那位老祖宗都氣病了。”
“現在又冒出個請看今日之東武城,竟是誰家之天下。”
“唉,這要是處理不好,咱們都要完蛋了。”
眾人紛紛點頭,便把目光投向二把手縣丞崔幼銘,他也是崔家旁支。
東武縣城作為清河崔氏的大本營之一,像這種實權官吏自然是由崔家那位老祖宗安排的。
崔幼黎執掌東武縣城,崔幼銘來協助他,對,是協助。
他們之間不存在什麼競爭,不存在什麼上下級,只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便罷了。
他們所作的一切,自然會有人報告給崔家的那位老祖宗。
然後由老祖宗來判斷他們的能力,來安排他們的仕途發展。
在很多情況下,崔幼黎和崔幼銘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類似的情況還存在於隴西李、趙郡李、博陵崔、范陽盧、滎陽鄭、太原王等。
崔幼銘微微矜持道。
“堂尊大人,依屬下看來,此時就是將那肇事者擒來也於事無補了。”
崔幼黎兩眼微眯道。
“何出此言?”
崔幼銘清了清嗓子,張口就將
“小人本住在漳水北村的小路邊。
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誰知那斧頭幫,他蠻橫不留情面。
勾結官府目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