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考慮到成本問題,我們是想把我韓國千兩弓弩車給拉來,支援聯軍伐齊!”韓世傑看著申港說道。
說者是對申港,其實是暗示周邊的這些諸侯將領,告訴這些人我韓國有著一千多輛這種車,三百多輛就已經制造出來這種戰況了,千兩你們可以自行猜想。
當然即使聯軍支援運輸成本,韓國也不會把自己的家底給拉來,畢竟伐齊對韓國實際沒有什麼利益,只是因為皇室調解了他與秦國的矛盾,順便韓國想從齊國這裡得到一些財富。
畢竟三晉富有的只有魏國,韓國掌握著兵器庫,雖然糧草資源比居住在北方的趙國好些,但是比起來控制著巴蜀之地的秦國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也許糧草的儲存韓國是無法超越秦國,但是韓國至少要擁有可以與秦國抗衡的糧草儲存,可以保證韓國在與秦國交戰的時候,秦國擁有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
如果這是平原作戰的話,韓國展現出來這種大殺器,齊國可能會經歷一場大潰敗,但這並不是平原,而是地處險要的泰山,周圍都是密密麻麻的山脈,而眼前是有著垂直雄偉的泰山。
箭矢雖然給齊軍制造出了傷亡,但是傷亡也是異常的稀少,如果不是有著弓弩車也許根本給齊軍制造不出來傷亡。
雖然有著千米的射程,可以掩護聯軍的攻擊,但是聯軍在爬山的過程中,這箭矢根本無法傷害到在山上扔滾石的齊軍。
而且這千米是垂直千米,而往高處射擊是根本達不到千米的距離。
在聯軍與齊軍在泰山持久戰的時候。
垂沙的夜晚,天空正在下著大雨。
而齊軍們瞧瞧的下了垂沙河,匡章挑選出了千名,水性好的聯軍,讓他們潛入河地,向楚國軍力人少的地方潛去。
這裡根據那個士兵的猜測是水深的地方,所以需要水性極好的人,進攻。
而下著暴風雨楚軍正如匡章所料到的樣子,十分鬆懈,一個楚軍看著另一個楚軍:“你說這將軍也真是的,下著如此大的雨,還要守著,這齊軍難道還敢在大雨的天氣中,渡河嗎?這不是找死嗎?”
“是啊,在大雨天氣中渡河這和找死沒有什麼區別,只能說唐將軍太過謹慎了!”一個士兵也跟著抱怨道。
而這個士兵剛說完一把刀穿過了他的胸膛,而嘴巴被人捂著,沒有發出聲音。
因為是大雨,而且還是夜晚,旁邊計程車兵根本沒有發現,他看向前方說道:“你說……”這士兵還沒有說完話呢,他的肚子也穿過了一把刀。
因為是大雨天氣還是深夜,其實唐昧也有些鬆懈,河邊根本沒有燈火什麼的。
就這樣千名齊國武士軍團這樣瞧瞧的渡過了垂沙河,登上了垂沙之地。
而在楚國重兵把守的地方,也上演這種事情,只是這裡楚國的兵力十分多,他們發現了這個情況,只是他們想反擊的時候,齊國的騎兵已經登上了河岸。
只聽一個齊兵大喊道:“殺!”
只見齊國的旗幟已經舉起來了,齊軍大舉登陸,而楚國士兵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就慘遭了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