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志把這些書看完以後,閉上了雙眼,細細地回想著書中的內容。
自從黃花梨的事情過後,他就意識到,自己真的太過於依賴腦海裡面的系統。
如果沒有系統,他還是那個一無所知的林小志。
所以現在的他,非常渴望學習,想要透過這些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
眼見從姜老那裡買來的書全部看完,林小志仍舊有些意猶未盡。
趁著現在天色不晚,直接離開了家,去了古玩街姜老開的那家書店。
書店裡面還是老樣子,林小志推門進去,門上懸掛著的鈴鐺依舊傳來清脆的鈴音。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林小志每次踏進這家書店,都會給他一種這裡時間要比外面慢許多的感覺。
“姜老好!在看書呢?”
林小志很有禮貌的跟姜老打了一聲招呼。
姜老拉下自己的老花鏡,眼皮微微一抬,對林小志說道:“是有什麼不懂的來問我嗎?”
“沒有,上次那些書,我全看完了。這次是來買新書的,不知道姜老可不可以幫我選幾本。”
林小志撓了撓頭,對這麼快就來麻煩姜老,表示很不好意思。
“這才幾天呢?就看完了?”
姜老摘下了眼鏡,像看個怪物似的看著林小志。
那些書他是知道的,雖然只是入門的書,但是知識量卻不少,放在其他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那裡,也最少要一個學期才能全部看完。
“嗯,看完了,只是有些東西只是單純地記住了,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
林小志很坦誠地回答了姜老的問題。
只是這份坦誠在姜老看來,仍然有點像是在說大話。
“我不信,出幾道題考考你。清明兩代的瓷器有什麼顯著的區別?”
姜老面含笑意地問道。
林小志只是思索了一下,就回答了姜老的問題。
“明代瓷器造型渾樸、敦厚,清代卻更偏輕巧、靈秀。而從胎質上來看,清代瓷器瓷化程度高,少見枇杷紅……”
正當林小志侃侃而談,準備繼續說下去的時候,姜老打斷了他。
“還可以,那我再問你一個簡單的,《容膝齋圖》是何人所畫?”
姜老一下從瓷器跳到了字畫,就是想看看林小志是不是都記住了。
“這是元四家倪瓚所畫,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這次林小志脫口而出,沒有半點停頓。
接下來姜老又問了林小志好幾個問題,大到青銅器,小到銅錢幣都有包含。
林小志對答如流,全部回答了上來。
此時姜老似乎蒙上一層灰霧雙蒼老的眼,煥發著奇異的光芒。
林小志的表現實在讓他驚喜又意外,心中頓時起了愛才之意。
“好好好,你等著,我去給你選書!”
姜老連說了三個好字,在書架上面東挑西撿,又選出了三十多本書放到了林小志面前。
這次選的書,內容比之上次要高深了一點。
如果有識之人看見,肯定會佩服姜老的用心實在良苦。
因為姜老正在慢慢地為林小志構建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林小志能夠按照姜老的這套知識體系學下去,日後的成就必定會很高。
只不過現在的林小志還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