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下官幸不辱命,五千鈞白金現已全部冶煉完成!”
石見銀山,剛剛新築好沒多久的的石見城內,隨著最新一批冶煉完成的銀磚入庫,金九也是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
時光荏苒,轉瞬即逝!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是來到了建興四年五月中旬,而甘寧所率水軍北方艦隊和一眾少府工匠,來到倭地也已是過了半年。
只半年時間,倭地所發生的變化,卻是比其從前百年、數百年發生的變化還大。
尤其是在外出打草谷的馮習跟隨三馬聯軍一起‘東征’過後,整個倭地再無敢以‘國’之名自稱的倭奴勢力,更無倭奴敢以‘王’自稱。
如今倭地,有的只是以‘大人’自稱的部落而已,算是基本達到了天子對倭地的基本圈養要求,讓倭地全部迴歸到了原始部落狀態!
當然了,相比於這些潤物細無聲的不明顯變化,變化最大的,自然還是當屬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兩個地方了。
不同於漢軍到來前完全的原始森林狀態,如今的的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卻是多了幾分‘工業城市’的味道。
兩地以礦山為中心,不僅建成了完善的冶煉配套設施,如同城池、房屋等生活配套設施,也是同樣在這半年時間內完成了建設,兩處礦山已經完全踏上了正常生產的正軌。
當然,以如此快的速度完成這一切,所負出的代價自然也不小。兩處礦山原本各自四萬出頭的倭奴勞工,如今卻是都已經只剩下了一半左右。
但那又如何?用甘寧的話說,身在倭地,還擔心沒有倭奴勞工可用?再去抓或是讓三馬去抓就是了!
至此,倭地兩處最大的金銀礦山,卻是從此被漢軍牢牢掌握於手中,直到近兩百年後礦脈的徹底枯竭!
“金老辛苦了!有了這石見與佐渡的九千鈞白金和五百鈞黃金,本督與水軍兄弟們回去也有向陛下交待之物了,哈哈哈哈!”
看著一臉輕鬆的金久,甘寧也是同樣暢快大笑起來。
說起來,雖然在後世石見銀山的名氣似乎比佐渡金山大,但事實上不同於石見銀山基本都是銀礦,佐渡金山卻是金銀同礦。
所以,雖然因為路途的原因,讓倭奴勞工抵達的時間比石見銀山這邊晚了大半個月,但這幾個月來,其冶煉出來的白銀也不比石見這邊差多少。
“呵呵,大都督莫非忘了,三馬那邊今年該交的黃白金還各有一萬斤呢……”
聽著甘寧那暢快不已的大笑,金久卻是隨即開口提起了三馬倭奴的‘年獻’來。
“忘不了,待班師之時與那些硫磺一道運回便是,哈哈哈哈!”
……
“傳令全軍,起航回師!”
建興四年五月底,被因背叛大漢另認他主而被馮習滅了的奴國之地,如今三馬與漢軍交割‘年獻’所在地。
隨著滿臉激動的甘寧一聲令下,在留下了百餘艘艨艟、鬥艦巡視看管倭地後,帶著兩百餘艘以樓船、鬥艦為主的大型艦船,滿載著倭地的金銀與硫磺等‘土特產’,大漢水軍主力開始班師還朝了。
說起來,雖然因為劉禪圈養倭奴的命令,甘寧此次班師並沒有帶回一個俘虜、勞工,但在倭地這半年多來的收穫,卻是並不比‘陸軍’打草谷的‘收成’來得差,甚至要多得多。
開玩笑,萬鈞白銀、近一千五百鈞黃金,按大漢的金銀官價對比,全部摺合成白銀可是達到了一萬七千五百鈞白銀了。